.

浅析残唐尔寺李嗣源策划了兴教门之变,

对与后唐庄宗李存勖在兴教门之变中被部下杀死,历史的评价大多归咎于李存勖本人执政失当。这是从新旧五代史就开始形成的定论,古人认为是李存勖在执政中宠信宦官和优伶让朝政败坏,才使得各方叛乱加剧,最终也将自己走上了绝路。这种说法一直是历史学界的主流,从古到今大多是如此认为的。然而我们翻开五代史的篇章,仔细阅读后却发现里面矛盾重重。经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在以春秋笔法掩盖事实的真相,让李嗣源登基即位具有合法性,避免其受到篡位骂名的责难。

首先从整个事情的结果来看,李嗣源是最大的受益者,他成为了后唐皇帝,掌握了国家大权。尽管史书中为他洗白的地方很多,称其为是被部下胁迫,但他当了皇帝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李嗣源被部下胁迫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呢?从五代史的记录来看,里面矛盾很多,并不符合情理。

从贝州兵变开始就显得疑点重重,效节军指挥使赵在礼身上就有很多不合理之处。当时的背景是李存勖当了皇帝,对手下的各藩镇节度使非常猜忌,用宦官和优伶执掌朝政,以此来削弱藩镇节度使的权力。而李嗣源作为符存审去世后的后唐军中第一人,成为李存勖重要监控的对象。

当时在后唐范围内三个军镇最为强大,分别是魏博镇、成德镇和卢龙镇。卢龙镇在符存审去世后已经走了下坡路,还得防备北方的契丹军队,并未参与到这次兵变之中。成德镇的节度使正是李嗣源,而且当时的成德镇不但包括唐朝的成德镇的地盘,还兼并了沧州、德州等军镇,是后唐军镇中实力最强的。魏博镇曾经是后梁最强军镇,杨师厚死后发生叛乱,魏博镇被李存勖兼并,而他自己亲自领了魏博节度使的职务。贝州兵变就是发生在魏博镇的地盘上,发生地贝州和邺都都是魏博镇的要地。

由于李存勖不信任李嗣源,便把李嗣源从成德叫到洛阳,并进行监视居住。同时李嗣源的长子李从璟也被李存勖收为养子,实际上是被抓了人质。在这种情况下李嗣源并没有办法指挥成德军的行动,只能通过心腹将领暗中遥控。而他的心腹中女婿石敬瑭、大将霍彦威、安重诲、张虔钊在兵变中都起到重要作用。

贝州兵变发生在效节军指挥使赵在礼身上,五代史记录他本来领效节军在瓦口关防守,在返回时路过贝州发生兵变,被兵变的士兵胁迫推举为兵变的头领。在兵变过程中,兵变的士兵还杀死了拒绝参与兵变的魏州指挥使杨仁晸。

这个记录中矛盾很多,不熟悉五代史的很难看出来。首先效节军这个番号就不一般,从名字上我认为是杨师厚的银枪效节军的后续。这支军队是魏博牙兵中最精锐的部队,李存勖就是趁着这支军队反叛朱友贞,才能拿下魏博军镇的。李存勖自己当了魏博节度使后,魏博就不能设节度使,于是把军镇和军队分为两个指挥使统率。从这段记录看,杨仁晸和赵在礼就是分别统帅这两个部分的。兵变中士兵胁迫赵在礼,杀死杨仁晸,看似合理却疑点重重。五代史中说是士兵赌博引起哗变,这似乎太考天下人智商。

首先,赵在礼是率军在瓦口关防守的。这瓦口关就在成德镇与卢龙镇的交界处,也是后来宋军与梁军对峙的关口。此地是成德镇北方的大门,必然被成德军重点防御,赵在礼带效节军在此不可能不与之接触。成德军是李嗣源的老巢,而史书记载赵在礼又是出了名的贪财,通过财货被策反的几率极高。

第二,后来李嗣源带兵前往邺都平叛时,却被叛军劫持入城被逼称帝。而当时作为叛军最高统帅的赵在礼却是主动出城迎接李嗣源,走的是部下拜上级的流程。如果赵在礼是真的被叛军胁迫,他会有这么大的自由度?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贝州兵变是成德军和效节军密谋的,赵在礼是执行者,而李嗣源便是幕后主使。赵在礼作为魏博军的二把手,又有效节军做靠山,在魏博镇发动兵变有内应的优势,这比成德军派兵直接攻打魏博镇要高效许多。而当时李嗣源和李从璟都在洛阳当人质,成德军主动出击有所顾忌,所以收买赵在礼发动兵变是最为恰当的选择。

兵变发生后很多魏博镇的军队加入,叛军很快攻下邺都,控制了军镇大部分地方。消息传到洛阳,李存勖派大将元行钦率军平叛。元行钦带兵打到邺都城下,却难以贡献城池,于是朝中建议派李嗣源去平定叛乱。李存勖见事态严重,便让李存勖带着自己的亲军从马直前去邺都平叛。

可李嗣源到了邺都城外,从马直却发生叛乱,劫持了李嗣源入城,要拥立李嗣源为皇帝。然后是赵在礼开城门迎接李嗣源,让叛军在城外等待。李嗣源入城后拒绝称帝,以招抚叛军的名义逃出邺城,前往魏县,并派心腹张虔钊去联络元行钦。这一段又是叛军劫持,又是被迫称帝的,与赵在礼的贝州兵变几乎如出一辙。如果不是我智商还在线,那真就信了。这里面问题比贝州兵变那段还多,可以说作者写春秋笔法都不考虑读者感受和智商了。当然我认为作者这么写是故意为之,理由在后面解释。

这一段不但证明了赵在礼在贝州没有被胁迫,还说明叛军全部在其的掌控之下。否则赵在礼怎么会有机会迎接李嗣源入城,而叛军又能乖乖的听话,在城外等赵在礼和李嗣源商议称帝的事情?

李嗣源拒绝称帝也是可以解释的,并不是表达对李存勖的忠诚,而是没到称帝的时机。首先,元行钦的主力部队还在,阻力很大。第二,成德军的部队还没南下,叛军实力不足。第三,长子李从璟在李存勖手里,称帝就是坑儿子。所以李嗣源选择出城,暂不与叛军合流,并着手解决上述三个问题。

李嗣源到魏县后做了这么几件事情。第一,派心腹与元行钦联系,声称要合兵平叛。第二,让霍彦威带成德军南下,配合作战。第三,上书李存勖,自辩未与叛军合谋。这三件事情除了第二件以外,另外两件都不顺利。元行钦根本不相信李嗣源的话,他率一万步骑退到卫州,并上书李存勖说李嗣源与叛军合流。而李嗣源给李存勖的自辩信件都被元行钦劫持,使得他做实了叛军大头领的罪名。其实从这些事情来看,李嗣源都是在搞缓兵之计,因为他调集成德军和其它藩镇军到魏博需要时间。

至于从马直挟持李嗣源投入叛军的说法就是幌子,因为李存勖就是死在从马直手里。发动兴教门之变,攻入兴教门,杀死李存勖的,就是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五代史上说郭从谦为郭崇韬的义子,为了替义父报仇才反叛攻打兴教门的。可如果郭从谦之前没有背叛李存勖,那邺都城外为什么从马直要劫持李嗣源呢?很显然在洛阳的时候两人就有过交集,郭从谦反叛也不是临时起意,而是受到李嗣源遥控的。所以整个叛乱的过程,在洛阳的时候李嗣源就已经策划好了,并非什么被叛军胁迫的荒唐理由。

李从璟的事情的确给李嗣源带来很大麻烦,这让他一度打退堂鼓,希望能在政治上同皇帝和解。可叛乱已经开始,军权已经重新掌握,就不可能停下来。所以在石敬瑭、贺彦威、安重诲等将领的劝告下,李嗣源坚持一条道走到黑。他召集了齐州防御使王晏球、贝州刺史房知温、北京右厢马军都指挥使安审通、平卢节度使符习皆拥戴李嗣源,率部前来与其会合,共同出兵。从这里可以看出,李嗣源也是早有预谋的。叛乱不是小孩过家家,临时结盟肯定是不可行的。如果没有提前的布置,他哪里能招来这么多藩镇节度使的支持?

李存勖见对手势大,便想派李从璟去安抚李嗣源。元行钦对此表示反对,他认为李嗣源造反已经是既成事实,派李从璟就是肉包子打狗。于是元行钦杀了李从璟,决心与李嗣源刚到底。因此李存勖带兵坐镇汴州,亲自迎战李嗣源南下的军队。最终李存勖战败,退守洛阳,同时派人招率军入蜀的长子李继岌回援。可惜他没有等到李继岌,却迎来了兴教门之变,然后被郭从谦杀死。接着李嗣源带兵进入洛阳,平定乱局。而李继岌回洛阳的军队也在徒中发生叛乱,李继岌被杀,征蜀大军则在副将任圜的率领下归附李嗣源。

李嗣源在攻入洛阳后,也有很高的呼声称帝,但他也选择了拒绝,而是以监国的身份管理朝政。同时他又派出石敬瑭去迎接李继岌的大军,声称要扶李继岌当皇帝。实际上他暗中派安重诲杀死了李存勖的其它儿子,让石敬瑭策反了李继岌的副将任圜,为他登基称帝扫清了障碍。从这些地方就可以看出,李嗣源在之前搞得那些什么胁迫、上书自辩,监国等等都是演戏,本质上是为了称帝搞缓兵之计。这所也说明他早就有兵变的安排,并不是临时起意。因此他才是贝州兵变和兴教门之变的幕后主使,五代史上给李存勖的那些黑水,都跟他有份。

那么为什么五代史的作者要用春秋笔法帮李嗣源粉饰呢?从旧五代史的编撰上看,主要时由后晋大臣薛居正完成的。而后晋高祖石敬瑭正好是李嗣源女婿,也是李嗣源称帝过程中重要的帮手。薛居正用春秋笔法也是为自保的无奈选择,否则他就可能死于非命。但是他又不甘心真相被人掩盖,所以故意搞很多疑点和矛盾之处,甚至不少智商底下的说辞,这就是要后人从中去寻找真相。新五代史的作者欧阳修是在旧五代史基础上编撰,并没有做过多的修改,所以这些荒诞的史实就延续下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5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