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子平先生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对他们最好的纪念,就是去读他们的书。很有道理啊。邓先生退休前在出版社工作,致力于乡邦文献挖掘整理。他每个房间都有书柜,里面放满了书,真的有坐拥书城的感觉。偶然的语言火花,我们的采访就从书城一角进入,聊起了崔东壁和极富传奇色彩的《崔东壁遗书》成书过程。
偶然聊起崔东壁
书房是人们精神的栖息地,书房之美,在外人看来只能看个大概,它真正的内涵还要走进主人的内心世界。邓子平先生退休前是一家出版社社长,曾荣获省城十大藏书家称号。在没有去他的书房造访前,我就想象邓先生藏书会非常丰富,真正去看一看,他的书房就是一座藏书楼。邓先生说,我着重于燕赵地方文献方面的收藏。这不禁令我在心存敬畏的同时产生新的苦恼——面对一位藏书丰富的老人,我该如何打开采访呢?
有时采访就是会碰到这样的问题。邓先生倒是不急不躁,他带着我看他的一间间书房。哇,看着这些藏书,真的给人一种简直是太强了的感觉。邓先生打开一排书柜,指给我看一本本摞放整齐的线装书,他介绍说,这是完整的“畿辅丛书”,你看,这里有魏相枢、崔东壁。能够看出,这是邓先生书房的“镇宅之宝”。蔚县的魏相枢的公道巷很有名,对于崔东壁,我知之甚少。邓先生说,崔东壁和他的《崔东壁遗书》那可是出版史上的一段传奇。
巧合的是,在和邓先生交谈中发现我们有共同的乡音,我们都来自邯郸,邓先生是大名人,我是魏县人。我们要聊的崔东壁是直隶大名魏县人(今河北魏县)。老乡见面,一见如故。我对崔东壁了解甚少,邓先生露出惊讶的神情,他说,崔东壁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和纪晓岚是清朝河北学术上的两大巨人,纪晓岚编有《四库全书》,崔东壁著有《崔东壁遗书》。
崔述,号东壁。三十岁时,他发现诸子和经书传注多可疑,异于经书原义;乃究心《五经》,并立志研究探索,作《考信录》,以辨明伪误。他到四十四岁时,才发愤排除杂务,埋头撰写《考信录》,交由其弟子云南人陈履和刻印。崔东壁七十七岁去世。道光四年,崔东壁逝世后八年,在他自订的全集中,主要著作已经基本上刻印面世了。
邓子平认为,崔东壁的疑古辨伪精神非常厉害,他对后来的胡适、顾颉刚、钱玄同等人影响深远,被认为是新史学的先锋。胡适还专门写了篇小传《科学的古史家崔述》,在胡适给青年圈定的国学必读书目中,《崔东壁遗书》在列。“纪晓岚因为官职的原因,可以接触到很多珍贵的藏书,他编写了大部头《四库全书》,而崔东壁偏处一隅,能写出《崔东壁遗书》实在令人称奇。”邓子平感叹道。
书房取名“抱朴斋”
能被称为藏书家,藏书自然非常了得。邓先生找出他收藏的《崔东壁遗书》,有陈履和初刻本,有“畿辅丛书”本,有上海古书本,有顾颉刚整理本,还有日本版本。看着排放在书桌上的《崔东壁遗书》的各个版本,真的是让人大开眼界。版本当中,最为珍贵的是陈履和初刻本,是邓先生在一次拍卖会上拍得的。
说起自己专注燕赵地方文献整理出版,邓先生大学读的是中文系,参加工作后,从最初做出版社的编辑到最后担任出版社社长,他对乡邦文献研究情有独钟,更深层次地说,也有一种出版人的责任在里面。“燕赵大地有很多文化名人,如果不去挖掘整理,他们都会被淹没于历史的尘埃中。对他们最好的纪念,就是去读他们的书。”邓先生对乡土古人的态度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邓先生的书房取名“抱朴斋”,出自《老子》,意为外表单纯、内心朴素。最大的书房中有一张书桌,白天大多数时候,阳光都可以洒进来,闲来无事,邓先生会伏案写点东西。窗外是阳光,身后是一排一排书柜组成的书城,“坐拥书城,是人生之幸,是人生之福。”邓先生说。
作为采访者,与邓先生相遇,认识了崔东壁,堪称一次奇妙之旅。在和一位故乡的姑娘聊天中,她显得有一点点激动,她来自崔东壁生前的村子,她说,当然知道崔东壁是名人,但不知他曾留下一部这么伟大的书,要找来读。“崔东壁的墓还在,县城附近建有崔东壁公园。”有机会的话,我一定去那里看看,或者说,一定去公园跑步,边跑边感受一下先贤的恒久的文化魅力。
藏是为了用
聊天中,邓先生调侃道,现在家里的书多到都快成灾了。他坦言,自己收藏这么多书,主要是为了用。以前在编辑岗位上,这些宝贝对于他的工作给了极大支持,可谓功莫大焉。现在退休了,他写些东西,用到资料时,家有藏书楼,自然非常便利了。坚持读读写写,也成为邓先生退休生活中的乐趣之一。现在他和老伴守家,三个孩子都学有所成,两个在北京出版社工作,一个美国。深入聊天,邓先生家里的藏书楼对后代影响深远,孩子读书都非常好,书香门第出饱学之士,实在令人羡慕。
邓先生老家是大名县大街乡邓台村,和已故著名歌星邓丽君一个村。村子现在建了丽君小镇。喜欢藏书的邓先生,关于邓丽君的出版物也收集了很多。翻看那些书籍,真是上世纪中国流行音乐的一个缩影。
采访结束,到了最后拍照环节。正午的阳光照进书房里,邓先生站在书房中间,两排是矗立的书柜。出现在相机取景框里的邓先生,与对谈时的样子完全不同,此刻他已经与书房融为一体,整个书房显得气象万千。
每次采访都有收获。与邓先生对谈,他那句“对他们最好的纪念,就是去读他们的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燕赵都市报记者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