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上班,晚上回家料理家务,生产淡季还能帮家里干点农活,亦工亦农,心情也舒畅。”在山东蓝帆新材料有限公司上班的临朐县五井镇村民许建花开心地告诉记者。
临朐是沂蒙革命老区和农业大县。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省政府就把帮扶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作为扶持该县的措施,国有企业青岛远洋运输有限公司、上海港务局、胜利油田在临朐县招收协作船员、码头装卸工、采油工,一大批临朐劳务整建制大规模输出,“劳务铁军”在上海滩、胜利油田站住了脚,“临朐劳务”成为山东省驰名劳务品牌。
年前后,临朐县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到10万人以上,劳务输出基地遍布上海、广州、天津、济南、东营、烟台、青岛、潍坊等地,成为劳务输出大县。外出打工、出国打工改善了家庭贫困状况,全县涌现出一大批“劳务镇”、“劳务村”和“船员镇”、“船员村”,逐渐形成“输出一个人,致富一个家,带动一大片”的格局,劳务经济成为全县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由此,临朐县成为“全省劳务输出先进县”、“全省劳务外派基地县”、“山东省劳务输出示范县”。
但近年来,随着招商引资项目数量的增长、工业园区的发展和新增产能快速增加,临朐县内各类企业总量不断增加,用工需求随之持续增长,每年企业用工缺口达人以上,铝型材、医疗新材料、机械制造等企业成为用工缺口主体。
“华建铝业缺工人,蓝帆新材料缺工人,万达商贸综合体缺工人……”在今年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临朐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对全县新增产能缺工的企业进行了一次大梳理。
为此,该县把新增就业工作作为服务和保障民生“一号工程”,连续召开全县新增就业、稳岗留工、用工招工工作推进会议,集中力量构建严密的就业工作体系,促使劳务流向呈现“大逆转”。
华建铝业集团执行总裁张连太告诉记者,为全力推进复工复产,去年3月初,县里就迅速成立了55人的“人社服务专员”工作专班,积极与外省市相关部门实行“点对点”“岗对岗”精准对接,协调20余辆大巴车次,接回返岗复工人员余人,同时依托“老带新”等激励政策招到新人余人,集团旗下20多家企业都得到全面复工,复产率达到了90%,大大缓解了“用工荒”。
受益的不仅仅是一个华建企业。临朐对春节期间开工生产的鑫珂海洋生物、蓝帆新材料等7家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根据春节期间企业在岗人数,按照每人每天元的标准,共为这些企业落实一次性用工补贴94.96万元,对符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的参保企业家名人员全部落实了就业补贴。
随着疫情寒冬渐渐过去,“双招双引”持续发力,高端优质铝业、新能源、新材料等各类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工业园区获得迅猛发展,新增各类就业岗位多个,电子装配、机电维修等技工工种和普通劳动力缺口总数突破1万人,“招工难”问题成了企业发展新的瓶颈。
如何破题?“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稳就业任务重的背景下,更需要各方树立鲜明的支持就业导向,协同发力,不断优化有利于恢复和稳定就业的政策环境。”县人社局局长傅士建说。
“服务企业就是抓发展”。临朐县按照潍坊市委安排部署,在年开始实施的“服务企业经理人”制度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升级,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县镇两级服务企业发展办公室,通过“潍企通”线上服务企业平台,全方位收集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有关问题和诉求信息,与县热线、应急指挥中心等平台联动对接,实现平台间数据实时流转、信息共享。同时,全县有名服务企业专员,包靠家企业和个县级重点项目,基本实现了服务企业全覆盖,把为企业招工作为包靠服务的重点项目。
傅士建告诉记者,作为服务企业的牵头单位,今年他们紧紧抓住春节前后务工人员岗位调整黄金期,深入镇(街、园、区)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并在吉林省扶余市、前郭县、河北魏县、菏泽市东明县等地建立劳务合作基地,组织招聘团队到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经贸职业学院等5家高职(技师)学院开展校企人才需求对接会,举办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部分规上企业劳务合作对接会,进一步满足企业用工需求,解决企业“招工难”、临朐“用工荒”问题。
“抢人大战”由此拉开,预计每年从吉林、四川、云南、贵州、河北、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引进劳动力人以上。此外,该县还在县外新设10多个劳务输入基地,疏通劳务渠道,逐步实现了由“劳务输出”大县到“劳务输入”强县的华丽转身。
“劳务引进来,还得依靠配套的政策赋能。”傅士建说,对外来务工人员,我们优先考虑其子女上学、缴纳社会保险、住房问题,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让他们在临朐就业安家,提供住学医行娱购俱全的方便生活条件,切实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谭佃贵通讯员李霞卢相青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