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贺祥社区。记者王守一摄
长城网讯(记者赵晓慧任光阳王守一)“我们小区有图书馆、幸福院,还配套建有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在这里住得很安心。”6月28日,家住河北省魏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贺祥小区的李相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高兴地说,搬到新家后,他的幸福生活开始了。
不仅“搬得出”,还能“稳得住”,更要“能致富”。这是魏县在“十三五”期间开展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中,创新工作方法、建设模式、后续帮扶的真实写照。
统计数字显示,“十三五”期间,该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项目总投资18亿元,新建集中安置区6个,涉及漳河河堤内4个乡镇、12个村庄,搬迁人口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截至目前,入住率达到%,旧房拆除率达到90%。
孩子们在贺祥社区内的休闲广场上玩耍。记者任光阳摄
搬得出精准识别确保群众应搬尽搬
贺祥社区,离漳河北大堤不过米,安置着沙口集乡李家口村、段家庄村名群众,这里与这两个村的距离都不过3公里,“不背井、不离乡,跨过大堤奔小康”,这句顺口溜成了在社区居民中流行的新民谣。
为确保“应搬尽搬”,魏县将搬迁区域锁定在洪涝灾害频发的漳河河堤内的4个乡镇、12个村庄,以“范围精准”确保“身份精准”。
在选址和搬迁过程中,该县坚持行洪避险、就近便利原则,将安置社区全部选定在距离迁出村平均不超过3公里的地方,使搬迁对象在入住新社区的同时“离家不离乡”,保留了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极大地缩短了生活磨合过渡期。同时,严格执行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严守贫困人口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的“标线”和搬迁群众不因大额举债难脱贫的“底线”,坚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自筹不超过0元,同步搬迁人口人均自筹00元,确保群众搬得出。
孩子们在贺祥社区内的休闲广场上玩耍。记者任光阳摄
“搬”的是幸福房,更是安全房、放心房。魏县采取监理公司现场监理、住建部门驻场监管、群众代表参与监督的方式,对安置社区工程施工环境、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等全面加强监管,对住宅进行分户验收,验收一户交付一户,完成全部分户验收后出具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并备案,不仅保证了工程质量,而且赢得了群众对工程的认可。
搬迁户在郭家坊土纺织有限公司的“扶贫车间”内工作。记者任光阳摄
郭家坊土纺织有限公司的“扶贫车间”为搬迁群众就业提供便利。记者王守一摄
稳得住夯实产业基础加快脱贫致富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核心。贺祥社区将发展产业、促进就业作为搬迁户脱贫致富的“第一菜单”。
在位于贺祥社区的郭家坊土纺织有限公司的“扶贫车间”内,搬迁户王爱平正在忙着织布。“一年有1万多元收入。”王爱平说。
万亩桃园给搬迁群众带来稳定收益。记者任光阳摄
今年是个丰收年,搬迁群众乐开了花。记者任光阳摄
为加快搬迁群众脱贫致富,贺祥社区充分发挥社区周围万亩桃园的地理优势,发展以”桃文化”为主题的旅游观光业,打响叫亮“桃花节”旅游名片,让搬迁群众享受到旅游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拥有稳定的产业收入。
同时,结合实际,配套建设了扶贫微工厂,引进环保优质项目,把就业岗位送到家门口。此外,还制定了量资入股、公益岗位、密植梨、盆栽蔬菜大棚等一揽子后续产业扶持政策,保障搬迁群众稳定增收。
72岁的搬迁户马书连已经融入到贺祥社区这个“幸福家园”。记者任光阳摄
融得进创新社区服务增强居民归属
“搬到社区以后,带孩子遛弯儿有了去处。”傍晚时分,搬迁户常佳静经常带着两个女儿到家门口的休闲广场玩耍。
社区配套建设了学校、超市等,小区内设置了便民服务中心、休闲广场、卫生室,生活出行非常便捷。年底,常佳静一家搬到这里,现已融入这个“幸福家园”。
在拆旧复垦工作中,制定了全县拆旧复垦实施方案,明确各搬迁村完成拆旧复垦的时间节点。图为村民经过拆旧复垦的村庄。记者任光阳摄
组建社区居委会,将社区划分区域进行网格化管理,做到事有人管、难有人帮、诉有人解;成立社区物业服务中心,全面接管环境卫生、绿化美化等工作,打造了整洁有序、绿色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制定村规民约,积极开展“德、孝、国学”教育,引导搬迁群众树立健康文明新风尚……贺祥社区已基本建成公共管理服务机构,搬迁群众易出了新天地、过上了新生活。
异地扶贫搬迁,魏县,贺祥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