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安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始建于春秋,得名于北齐。汉代戴德、戴圣所注《礼记》闻名于世,佛教大乘禅宗第二代祖师慧可曾在成安讲经说法,留下了元符寺、说法台等大量人文景观。民间文化积淀甚厚。
千年的历史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成安鲜明的地方艺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成安坠子剧团”是当地一支非常活跃的民间曲艺演出团体。在河北、河南、山东一带声名远扬,曾一度被称为“邯郸青年坠子删团”。该剧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艺术特点和清晰的传承关系,是成安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范。
“成安坠子剧团”最早奠基者为清朝末年、民国初期的艺人田文青。田文青系成安县姜营村人,艺名田园周。15岁时在魏县马村跟一个叫“老有的”艺人学艺,学成后,自己组班在成安、魏具、大名、肥乡、临漳等地演出。遍访名师,吸取洛阳曲子和河南坠子的精华,融入成安地方特色和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形成了成安坠子雏形。之后,传给女儿田运秀、田玉秀,她们姐妹二人在继承其父的演唱技艺基础上.整理剧本、改编曲目、完普曲牌,规范唱腔。技艺日臻纯熟,名声大震,红极一时,独成一派。在当地称为“坠琴二秀”。
第二代传承人田运秀主唱小生,被称为“咬断弦小生”,其夫王国荣拉胡琴堪称一绝。两人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同时,不断充实演出力量,传承发展,逐步形成独有的地方特色剧种。田运秀又传给她的女儿王晓芬和女婿姜雨杰。
第三代传承人王晓芬是当地坠子剧很有影响的演员,是成安坠子剧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传承人,她出生于年。自幼天资聪颍,勤奋好学,跟随父母王国荣、田运秀学习坠子剧。王晓芬耳濡目染,艺高一筹,演唱功力深厚,唱、念、做、打俱佳。在成安及周边县尽人皆晓。80年代中期,王晓芬和丈夫姜雨杰一起扩大成安坠子剧团阵容,成为该剧团正副团长。
成安坠子剧团以家庭式组团为主,同时外聘了诸多有成就的演员,剧团主要乐器有响板、扁鼓、坠琴、二胡、三弦、锣钗等十多种。演出剧种以河南坠子和洛阳曲子剧目为基础,融合自身特点、说唱兼有。行当分生、旦、净、末、丑。演出的主要剧目有:《大破孟州》《金球记》《包公案》《刘公案》《三侠五义》《绿牡丹》《呼延庆打擂》《孟丽君》等。演出曲调高亢、粗犷、质朴、健朗,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演出唱词、对白既保持了传统语言的精华又吸收了民间的口语,集表演艺术和说唱艺术于一体,走村串乡,每年演出达余场。
戏剧服装是塑造角色外部形象的艺术手段,其特点为体现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的呢过,作用为塑造人物角色外部形象的艺术手段,并显示剧中特定的时代,生活习俗和规定情境等,在戏剧中称“行头”。因此,王晓芬夫妇筹集巨资购置了戏服、凤冠、霞披玉带、绣鞋、靴子、头饰、刀枪、剑戟、铜锤、鼓器具,由坠子书走向坠子戏,也是艺术上的一大进步。
如今,王晓芬又传授给女儿、女婿,演出之余,言传身教,培育学员,这支队伍又萌发了生机。
成安坠子剧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该坠子剧产生冀、豫两省交界地,是两地文化的融合交接点。既保持了两地艺术风貌,又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是冀、豫综合文化的一个典型范例,“冀文化中的豫文化”,这种文化现象值得研究和保护。
成安坠子剧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该坠子剧团研集表演、说唱成鲜明的坠子戏地方特色。
成安坠子剧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坠子剧是一个优秀的传统项目,绵延百年,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保留发展这项艺术形式,是对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坠子剧这种曲艺形式虽然在农村还有一定的市场,但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受市场经济制约,以及影视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冲击,继承这一优秀艺术形式后继乏人,许多技艺濒临失传。随着一些老艺人相继去世,这一项目俞加式微,亟待保护。
成安坠子剧是冀南一带重要的文化遗产,我们有责任,全力投入发掘、抢救工作。竭力将这一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使这项古老艺术焕发青春,散发出泥土芳香!
来源:方志成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