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莘县史话韩允中莘地安葬唐碑刻文物晋级

白癜风康复宝典 https://m-mip.39.net/nk/mipso_5777871.html

唐代前中期,尽管朝廷上变故不断,但整个统治还算稳定;安史之乱的战事主要发生在洛阳、长安一带,地处中原东部的莘县受影响不大,老百姓的日子尚属太平。唐代后期,朝廷政权分裂,宦官当权,内乱不断,领兵在外的节度使们拥兵自重,乘机发展自己的势力,割据一方,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王国,不听朝廷调遣。朝廷为了笼络这些军阀,又给他们加上一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桂冠,但他们并不在京城上班,是游离于朝廷之外的宰相。他们掌一方财、政、军大权,朝廷的号令对他们不起任何作用,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蕃镇割据”。先后任魏博节度使的韩允中、韩简父子和接替韩氏父子任魏博节度使的罗弘信都是这样的“小皇帝”。

韩国昌是汝南郡人,其曾祖父、祖父、父亲都在魏博做武官,在这一带形成了坚实的根基。韩允中三十岁时从征伐叛有功,累封为魏博节度使,到达了权力的顶点。当时的魏博治所在今天的河北大名,辖魏、博、贝、卫、澶、相六州,包括今冀鲁豫交界处的大片地区,仅其中的魏州就辖大名、馆陶、魏县、南乐、清丰、范县、冠县、莘县八县,可见其势力范围之大。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韩允中这样一位权势煊赫的一品大员,国史《唐书》中竟然无传,野史中也不见提及,其生平事迹仅笼统地载于其碑文中。更令人不解的是,韩允中与其父韩国昌等人死后都没有归葬原籍汝南,而是葬在了距魏州百余里的莘县,无意中给莘县留下了一处不可多得的古迹。

韩允中生于年,年轻时就效力魏博军营,年任魏博节度观察等使,年因病而卒,终年六十岁。其父韩国昌生于年,卒于年,终年六十五岁。二人均葬于莘县修善乡依仁里,即今董杜庄镇东1华里处。韩允中下葬时,朝廷曾派员致祭,册赠司徒。韩允中死后,其长子韩简继任魏博节度使兼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为一品大员。韩国昌、韩允中父子之墓形制宏大,各种石像一应俱全,墓碑高达6.38米,龟蚊碑座,蟠龙碑冠,气势不凡。本世纪初,韩氏墓地保留下来的唐代碑刻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就在韩允中去世的那-年,濮州爆发了王仙芝起义,次年,曹州爆发了黄巢起义。十五年后,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儿子李存信屯兵莘县长达三年之久,在此与罗弘信对抗。又过了二十年,后梁将刘鄩率部进驻莘县,加固城墙,深挖护城壕,并向东南方向修筑了一条直通黄河渡口的大道,准备与李克用的大军对抗。李克用的军队扎营于莘县城西,连营三十里又派兵截断了刘鄩的粮道。刘鄩坚持不住,围奔魏州而去,李克用遂派其子李存审守莘县,莘县一带暂无战事。

来源:莘县史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