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人物一个村支部书记的三把火

                            

法治人物|一个村支部书记的“三把火”——记河北魏县前大磨乡张庄村党支部书记张永锋原创张君徐永平民主与法制周刊

文/本社记者张君□徐永平

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年第40期

一个村支部书记的“三把火”

——记河北魏县前大磨乡张庄村党支部书记张永锋

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前大磨乡,有一个不足千人的村落——张庄。这个形成于明初洪武年间的村庄,长久以来就像它的名字一样,除了拥有一个姓氏的特征之外,其余的则是显得那么的平淡无奇。甚至当改革开放的大潮汹涌而至时,这里也依然是波澜不兴、“死水一潭”,任由贫穷和落后的标签,像块沉重的石头一样压在村民们的心头。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国家级贫困村,近几年却神奇地焕发了生机,变得面貌一新、充满活力。如今,张庄村不仅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各项工作也风生水起。村民们精神振奋、心情舒畅,凝心聚力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奋发有为。面对张庄村的“蝶变”,熟悉昔日状况的村民不禁会感慨万千:“张庄村之所以有今天的发展势头,多亏有位好支书啊!”

“三把火”从整治村容村貌开始

提到张庄村的巨大变化,村民们自然联想到村支书张永锋,感慨地说:“我们村有一位公心处事、踏实干事的好带头人。有了这样的好干部,张庄村的变化还不是水到渠成的事吗?”

张永锋今年43岁,大专学历,曾在邯郸市经营着一家通讯器材公司。由于他有文化、懂经营、人品好,深得村民们拥戴和信任,所以在年10月进行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被选举为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由此完成了由一名商人向村官的转型。

上任伊始,张永锋就告诫自己,决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任何不正当的利益,而是要秉持公正、严于律己,始终把一碗水端平。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张永锋点起的三把火,是让张庄村这个积贫积弱、“死水一潭”的村庄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张庄村曾是国家级的重点扶贫村,全村户,其中贫困户就有37户。由于村内集体经济长期空白,资金紧张的矛盾始终困扰着村委会,由此造成的一个最直观状况,就是村内的道路年久失修,残缺破败,遇到刮风下雨,经常是尘土飞扬、泥泞不堪,地势低洼的路段每逢雨季甚至会积水成灾。村民们对此虽然是怨声载道,却又无可奈何。为此,张永锋把点燃“第一把火”的目标,选定在了整治村容村貌上,通过修整村内道路和美化环境的方式,让村民们感受到实实在在发生的新变化。

然而,或许是长久的贫穷和闭塞造成的价值理念扭曲,一些村民“不能吃一点亏”,稍有利益纷争就会上访告状、纠缠不休。所以,张庄村也就成了远近闻名的“上访村”。

张庄村村北原来有一条宽约2米的村道,道路两边属于村集体所有的闲置土地,后来被村民们逐步“蚕食”,占为己有。为了改变路面狭窄、通行不便的状况,张永锋和“两委”干部决定将这条村道拓宽至8米。由于此举需要让部分农户退回私占的村集体土地,所以引发了个别村民的强烈不满。他们四处上访,声称村委会“强拆强占,侵犯村民利益”。对此,张永锋顶住压力,依然坚持照常修路。而此时前大磨乡党委、政府对于张庄村修路的情况并不知晓,接到村民“举报”后立即派人前来调查。当张永锋拿出村里的地亩账目进行解释,说明这些土地原本就属于村集体,村里修路根本就未侵占这些村民的丝毫土地时,前来调查的有关领导方才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乡党委、政府这才“如梦方醒”地获知,原来张永锋正在“偷偷摸摸”干修整村道的“大事”,如果不是有村民“举报”,这样的好事仍被“蒙在鼓里”。由此,乡党委、政府领导也对张永锋“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行事风格有了一番领略。

时任前大磨乡党委书记郑占东得知此事后,实地查看。他在这条长约2公里的村道上徒步走了个来回,显得兴致勃勃,一再说自己根本没想到,张庄村新的“两委”班子进入角色这么快、动作这么大。“这是为村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呀!”郑占东还协调资金,帮助张庄村购买了棵槐树苗以及其他花木品种,栽植在了这条村道的两边以及道路中央的隔离花坛之中,使这里成了沟通村内外联系、扮靓张庄村形象的一道风景线。

真心为民才能取信于民

张永锋新官上任烧起的“第二把火”,就是实实在在为村民做好事、办实事,用真心为民的具体行动,凝聚人心,取信于民。

张庄村地少人多,以前没有任何村办集体企业,所以年轻人外出打工的现象十分普遍,由此造成村里留守老人较多的状况。这些老人大都身边无人,无奈独居在家足不出户,不仅忍受着生活中的孤独寂寞,而且一日三餐也是有一顿没一顿、胡乱凑合。张永锋在走访这些独居老人时发现,他们的日常生活基本上就是醒了看电视、困了打瞌睡,再不然就是吃饭睡觉,生活非常单调和乏味。同时,吃饭也是一次性地多做些,然后就是“残羹冷炙”地一连吃上好几顿,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一个人懒得做,图个省事”。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些留守老人困顿的生活状况,深深地敲打着张永锋的心。为此,村委会建成了“张庄村独居老年人餐厅娱乐服务中心”,专供这些独居老人餐饮和娱乐消遣。老年餐厅建成后,这些独居老人到了吃饭时间就会聚集一起,由村委会出资购买和提供食材,身体好的老人轮流做饭,之后坐在一起聊天、吃饭、打牌、下棋,既解决了这些老年人吃饭没有规律的问题,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排遣生活空虚、丰富娱乐内容的良好场所。今年8月下旬,县委书记苏雷芳就曾专门来到张庄村实地观摩了老年餐厅的开办情况。他在看到独居老人们聚集一起、其乐融融的情景时,由衷的高兴,一再嘱咐张永锋,像这类的好事要多办、办好,要持续不懈地坚持下去,“让村民切实地感受到来自党组织和村集体家庭般的温暖”。

在张永锋担任村支书之初的7年,为了响应上级建设美丽乡村的号召,他自己出资3万余元,购买了一批法国梧桐树,栽种在了村内主街道的两侧。谁知有村民对此不仅“不领情”,反而抱怨说,由于这些法国梧桐树长得太快、太大,一到春秋换季时就会花絮飞扬,实在让人不胜其烦。尽管村民的“吐槽”只是信口道来的有感而发,但张永锋却没有一笑了之。他经过详细了解,发现确实有村民特别是少年儿童,因是过敏性体质,所以接触到这些飞絮后眼红肤痒,咳嗽不止。弄清事情原委后,张永锋经过积极协调,在县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将这些法国梧桐全部更换成了冬菊、海棠等各种花木,不仅升级了环境景观,同时也消除了村民的烦恼。

疫情防控期间,由于全村隔离封闭,给村民的出行造成了极大不便,许多村民反映,自己孩子在家中上网课需要复印许多学习资料,现在由于无法出村进城而不知该怎样解决。张永锋知道这一情况后,立即将村委会中的复印设备免费向村民开放,不仅复印学生的网课资料不收钱,而且连村民复印身份证等其他材料也不收钱。后来,虽然疫情缓解后解除了封村措施,但为村民免费提供复印服务却被保留了下来。

年2月初,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张永锋将自己种植的70亩香菜,一共17万斤全部捐献给本县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和本村村民。

诸如此类的事情办多了,村民们自然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们说:“永锋支书能把老百姓的大事小情都挂在心上,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办,这样的好支书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啊!”

发展产业经济走共同富裕之路

张永锋烧起的“第三把火”,就是大力发展村集体产业项目,引导和帮助村民走共同富裕之路。

俗话说:“无商不活,无工不富。”张永锋上任之初,就在邯郸市农业农村局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开始积极地找项目、上产业。

首先,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将原来分散在部分农户家中的亩土地包租到村集体的手中,并以此为依托创办了“兴业种养殖合作社”,使之成为村集体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随后立足于魏县盛产鸭梨这一地方特色,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的方式,将亩土地用于开展密植梨种植项目,其余土地则是用来进行中药材和辣椒等具有较高经济附加值作物品种的种植。密植梨选用的新月7号品种,结出的梨果口感好、外形美观、营养丰富,市场前景良好,种植后三年挂果,五年达到丰产期,亩产可达斤,亩效益在元以上。

与此同时,张永锋又将发展的视野,瞄准到打造产业链上来,围绕密植梨和中药材两个种植项目,建设了一个颇具特色的“张庄村产业园”,先后建起了一座占地多平方米的冷库以及一个中药材烘干加工厂,其中中药材加工厂建成后,随即便以每年10万元的价格对外进行了承包经营,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收益。

如今,不少厌倦了外出打工生活的村民,开始回到村集体的密植梨种植园或产业园去上班,收入也有所增加,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这盘棋也就此被“走活”了。

当然,任何事情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张永锋自然也是毫无例外,其中的辛苦劳顿、曲折艰难,对于他来讲可谓是五味杂陈、甘苦自知。为了跑村集体项目,他不惜自己赔钱去办。7年,他担任村支书后不久,邯郸市农业局副局长陈涛带着张永锋前往河北省农业厅,争取到一个专门为扶持合作社而开发的经营项目。按照要求,申请此项目的合作社必须提供一份可行性报告,而制作这份专业性很强的报告需要向有关技术机构缴纳2.5万元制作费。当时村集体一分钱没有,张永锋只得自掏腰包支付了这笔费用。谁知该项目被省农业厅顺利批准下达后,到了县里却因为“需要进行项目资金整合统筹”,最终,张庄村集体未能得到一分钱的资金支持。眼看张永锋又是费力又是花钱搞来的项目,最后却“为他人作嫁衣裳”,有人在为他深感不平的同时,也在暗暗担心他是否会在跑项目上偃旗息鼓、知难而退。然而,张永锋却是遇挫不馁、无怨无悔,继续在跑项目的路途上热情不减、乐此不疲。

有人曾经给张永锋算过一笔账:自从他担任村支书以来,先后在美化村内环境、奔走和启动村集体产业项目、提升办公条件,以及为村民郭长印、高金祥等贫困户改善生活条件,为他们添置沙发、衣柜、餐桌之类的各种花销,总计支出就达到了20余万元。一些亲戚朋友颇为不解地问他:“别人当官挣钱,而你当官却赔钱,你这官当的是真够窝囊,也不知你图个啥?”张永锋对此总是嘿嘿一笑说:“乡亲们信任咱,也眼巴巴地瞅着咱,不就是希望咱能带领他们奔个好日子、好前程嘛!我要是占着位子不作为,还怎么挺直腰杆做人,怎么有脸去面对乡亲们呢?”

榜样的力量就是无形的动员令和感召力。张永锋点点滴滴的表现,村民们都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上。他们经常私下里议论:张永锋和村干部们真心实意地为咱们办好事、办实事,咱们要是再不配合他们的工作,还配写出个“人”字吗?自此,过去长期存在的“一盘散沙,人心涣散,各行其是”的村风“民俗”,开始逐渐发生了转变,变得闻风而动、一呼百应。

村民们协作意识的增强和集体观念的回归,有力地促进了张庄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9年分别进行的厕所和天然气改造工作中,张庄村均是以行动迅速、完成任务快的出色表现,获得了全乡的两项“第一名”;村党支部9、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县的“优秀党组织”;年在脱贫攻坚满意度测评中,张庄村又以99%的满意率成为全县最高。张永锋个人也分别荣获年和年魏县“十佳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邯郸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近两年来,张庄村不但甩掉了“上访村”的旧帽子,也没有出现过任何刑事、治安案件。村民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积极要求进步、渴望加入党组织,正在成为村民们的主流价值追求。目前,已经向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村民就有26人,显示出了党组织在村民中的巨大感召力和影响力。

年春节期间,由于受到疫情影响而长期滞留在外地的村民们回到久别的故乡时,忽然发现曾经那样熟悉的故乡现在却变得陌生了。

当他们从留守的家人们口中得知村支书张永锋上任以来的辛勤付出以及所带来的深刻变化,感到由衷的钦佩。他们凑钱购买了上百只灯笼,悬挂在了村内主街道上,成了村民们进行口碑相传、发出无声喝彩的标志和见证。

编辑:屈赫赫钟馨

推荐阅读:

法治人物|把生命燃烧到最后一刻——追记河北卢龙县人民检察院专委王丽

法治人物

种鹏涛:背着挂面下社区

法治人物|崔道植,中国首席枪弹痕迹鉴定专家

原标题:《法治人物|一个村支部书记的“三把火”——记河北魏县前大磨乡张庄村党支部书记张永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