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成安县某乡镇的24岁小伙儿,在家人的安排下开始相亲。经媒人介绍,邻村几户适龄女青年符合这位小伙子的相亲要求。见面之前,媒人说出女方的诉求:县城有房、家里有车。这是最基本的条件,“还未说彩礼,我已感觉自己娶不起媳妇儿了”,这位小伙儿近期拨打了本报新闻热线,讲述了自己的苦恼。
“前不久朋友结婚花费20万元左右,我父母务农,我本人在安阳做安装工,家里只在老家盖了房子,买不起县城的房子,面对可能需支付的20万元左右的天价彩礼,真的娶不起”,小伙儿边自嘲边介绍自己的情况。
过高的彩礼等社会不良风气,给农村地区部分群众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已经不能适应文明意识普遍提升的现代社会。
肥乡:婚俗改革正在进行中
婚俗改革迫在眉睫。年9月,邯郸市肥乡区被确认为第二批全国婚俗改革试验区。肥乡区民政部门正在狠抓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风气的治理。
男女双方如何成婚?彩礼给多少合适?肥乡区适龄青年郭女士告诉记者,“区妇联已搭建了未婚人士信息库,定期发布征婚信息,为全区未婚男女提供免费婚介服务。我就参加过一场公益相亲联谊活动。”
至于彩礼,肥乡区民政局在婚姻登记处广泛宣传,向新人发放移风易俗宣传单、承诺书,倡导“零彩礼”、少彩礼。
肥乡区宣传部工作人员介绍:“彩礼要降下来,多宣传是好事,但倡议不是强制手段,要想形成新风尚,还需制度保障。”
肥乡区建立常态巡查制度,由宣传部、民政局等组成移风易俗巡查组,到各村开展即时巡查、抽查。一旦发现违规操办的,当场进行处置。年9月份,该区公开曝光乡镇党委书记3名,村党支部书记19名,当事人19名。
自肥乡区被确定为婚俗改革试点以来,区有关部门把“倡导没有彩礼名义的新型婚俗”作为一项创造性改革事项,列入区重点改革内容,成立了区、乡、村三级婚俗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三级书记任组长,层层制定方案,全力推动落实。
区、乡、村三级领导干部带头宣誓,签订“移风易俗、抵制彩礼”承诺书,公开承诺事前报告、婚事新办等内容,走在婚俗改革、抵制彩礼最前列。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全区9.88万户家庭签订各类承诺书14.5万余份,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魏县:集中开展不良乡风治理
在魏县,自年12月开始,由县委宣传部文明办牵头在全县农村开展了不良乡风专项治理行动。
魏县宣传部工作人员介绍:“县里列明指导标准,红事在结婚前几日,男女双方所在村(居委会)的红白理事会进行提前沟通和协商,尤其是女方所在村(居委会)红白理事会人员要主动参与,提前到场,压缩送亲人数,提倡旅行结婚、集体婚礼等,推行婚事新办、俭办,杜绝浪费。”
魏县前大磨乡不良乡风治理办公室里悬挂着乡里指导的红白喜事办事标准,明文规定:“杜绝女方向男方索要高额彩礼,鉴于传统习俗,男方赠送女方的礼品、礼金总价值不得超过3万元。”
据介绍,魏县各乡镇(街道)还通过召开支部委员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酝酿讨论,修订《村规民约》,并在村显要位置上墙公布,让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成为全体村民的共同遵循。
魏县文明办工作人员介绍:“制度上墙,村民监督,刹住村里办事攀比之风,红白理事会发挥作用,村民经济负担小了很多。”
让彩礼回归合情合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彩礼既有确定婚姻关系的功能,也有表达双方情感的功能。但高额彩礼可能会使情感表达演变成物质交换,使亲情、爱情让位于讨价还价的金钱利益。同时,高额彩礼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农村一些地方适婚男性的婚姻门槛,甚至可能引发一些矛盾。近年来,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让彩礼回归合情合理,日益成为社会共识。
彩礼作为结婚中的一个流程,实际上是对今后两个人美好生活的一种赠与和表达爱的方式,如果被异化成借此机会来赚钱的话,不仅亵渎了爱情,甚至也有可能违反了法律。
“彩礼”其实也早已不是法外之地。由于彩礼涉及个人和家庭财产、易引起经济纠纷,且可能会引发道德与社会风气问题,我国法律一直以来都有相关条文对其进行约束。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在同期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中,也对彩礼返还的请求权予以规定。
道德可以约束行为,法律可以界定权利与义务,但归根结底,一份彩礼并不能保障一生的幸福;互亲互爱的初心、无论坎坷携手陪伴的深情,才是理想婚姻最可靠的基石。
邯报融媒体记者曹楚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