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代十国后唐王朝

白癜风全国十佳医院 https://m.39.net/pf/a_4792767.html

一、后唐庄宗·李存勖

(一)李存勖出身于西突厥沙陀部,本姓朱邪,世为沙陀酋长。祖父朱邪赤心因镇压庞勋兵变有功被唐朝皇帝赐为李姓,编入宗室谱籍。父亲李克用官至河东节度使、封晋王、驻节太原,建立河东割据势力。当时梁王朱温盘踞宣武镇控制中原地区,李克用与朱温为争夺中原霸权进行二十余年的梁晋争霸战争。李存勖自幼便善于骑射、胆略过人、心性豁达,深得父亲宠爱。他爱读《春秋》,略通微言大义,而且精擅音律,可谓文武双全。年邠宁节度使王行瑜联合凤翔节度使李茂贞、镇国节度使韩建攻入长安谋废唐昭宗,李克用率军勤王,讨平三镇叛乱。李存勖也随军征战,并入朝献捷,受到唐昭宗的夸奖与赏赐。不久李存勖被授为检校司空,遥领隰州刺史,后改领汾州、晋州。年李克用因太原两次被梁军围困而无力抗衡朱温,为此忧虑不安。李存勖劝慰道:“物不到极点不会反复,恶不到极点不会消亡。朱温威逼天子、觊觎帝位、陷害良善,可谓是自取灭亡。我家三代尽忠王室,如今虽因势穷力屈无法报效,但也无愧于心。父亲应忍耐静观、积蓄力量,以待朱温衰弱之时再图复兴,怎能轻易就灰心丧气呢。“李克用因而释然。年朱温遣军攻打沧州,幽州节度使刘仁恭遣使向李克用求救,李克用恼怒刘仁恭的反复无常而不愿发兵援助。李存勖却道:“如今朱温已占据天下的九分之七,连魏博、成德等藩镇也归附于他,黄河以北能与之对抗的只剩下我晋国和刘仁恭了。如果我们不救刘仁恭形势将会对我们更加不利,而若出兵援助可使我晋国重振雄风,万不能因嫌怨而失此良机。”李克用遂遣军攻取潞州,迫使朱温由沧州撤兵。年朱温篡唐称帝,建立后梁,史称梁太祖。他改元开平,定都于汴州。但李克用拒不承认后梁政权,仍沿用唐朝天祐年号,以复兴唐朝的名义与后梁相对抗,成为后梁北方最大的威胁。

(二)是年5月朱温派10万兵马围攻潞州,修筑夹寨。李克用命周德威援救潞州,但周德威与梁军对峙年余,却始终不能解除潞州之围。年李克用病逝,李存勖继任河东节度使,袭封晋王。当时李克用的养子李存颢、李存实等人自恃手握军权,又年长于李存勖,对李存勖袭位非常不满。他们有的称病不朝,有的见而不拜,甚至怂恿叔父李克宁发动叛乱,意欲谋害李存勖投降后梁。李存勖沉着应对,首先取得监军张承业、大将李存璋等人的支持,而后抢先行动,在府中埋伏甲士,擒杀李克宁、李存颢等人,初步稳固国内政局。是年4月李存勖亲自率军援救潞州,于29日抵达潞州北面的黄碾。后梁军本以为李存勖年轻继位必然不敢出军,对此毫无防备,也未派出斥候探查。5月2日李存勖伏兵于三垂冈下,趁着大雾直攻夹寨,出其不意的大破后梁军,彻底解除了潞州之围。经此一战晋国兵威大振,不久李存勖返回太原,犒赏军士,而后开始整顿内政。他严肃军纪、抚恤孤寡、任用贤才、惩治贪腐、宽缓刑罚、打击盗贼,使得晋国民俗大变、百姓归心。年11月朱温遣军三千进驻深州、冀州,企图夺取成德、义武两镇。成德节度使王镕、义武节度使王处直先后遣使向李存勖求援,表示愿与晋国结成反梁同盟,共推李存勖为盟主。李存勖力排众议毅然发兵相救,他亲率晋军东进,于是年12月进至距离柏乡五里处的野河北岸,与后梁军隔河对峙。年5月李存勖命周德威率精骑到后梁军营前挑战,激怒后梁将领王景仁,将后梁军诱至鄗邑以南的平原旷野地带。李存勖利用地形优势以逸待劳,在后梁军疲惫时率骑兵突击,大破梁军,俘获梁军将校人,斩首2万级。此战后梁军伏尸数十里,龙骧、神威、神捷等精锐禁军全军覆没,王景仁、韩勍、李思安仅率数十骑连夜逃归,成德镇、义武镇从此彻底倒向晋国。

柏乡之战示意图

(三)柏乡之战后李存勖决定暂缓对后梁的攻势,先夺取河北地区,以消除后顾之忧,首要目标便是囚禁父亲刘仁恭并继任幽州节度使的燕王刘守光。李存勖采用骄兵之计联合成德、义武、昭义、振武、天德五镇共尊刘守光为尚父,以滋长其野心,刘守光却以为六镇是畏惧幽州兵威更是骄狂。李存勖得知尚父无权祭天、改元,刘守光不顾幕府诸将反对于年8月在幽州悍然称帝,国号大燕,史称桀燕。是年12月李存勖命周德威兵出飞狐口,联合成德镇、义武镇一同征讨刘守光。年周德威夺取涿州,进围幽州,刘守光忙向后梁求救。朱温亲率大军北上,命杨师厚围攻枣强,又命贺德伦攻打蓚县。后梁军虽攻破枣强却在蓚县被晋将符存审、史建瑭击败,朱温羞愤发病返回洛阳,不久便被他的次子朱友珪弑杀。年朱友贞发动政变诛杀朱友珪夺取帝位,史称梁末帝,这时晋军连夺幽州镇统辖的顺州、檀州、武州、平州、营州等地。是年11月李存勖亲征燕国,攻破幽州,俘获刘仁恭、刘守光,他留周德威镇守幽州。年李存勖返回太原处死刘仁恭父子,以祭奠李克用。当时李存勖南破后梁,北定桀燕,威震天下。王镕、王处直相继遣使入晋,共推李存勖为尚书令。李存勖依礼三辞,而后接受尚书令之职。李存勖在太原开设霸府、建立行台,以唐朝皇帝的名义承制任命官吏。年魏博节度使杨师厚病逝,梁帝朱友贞趁机将魏博镇分为两镇以削弱藩镇势力,结果引发魏博兵变。变兵囚禁新任节度使贺德伦并请降于晋,李存勖乘势进占魏州,并处死变兵首领张彦等人以威慑兵变士卒,稳定乱局。李存勖收魏博牙兵为亲军,亲自兼领魏博节度使,随后又攻取德州、澶州。是年7月李存勖进兵莘县,与后梁将领刘鄩展开对峙。年李存勖声言回师太原以引诱刘鄩出战,刘鄩果然中计,欲趁机夺回魏州,结果遭到李存勖、李嗣源、符存审的三面夹击,在元城一战中全军溃败,刘鄩逃奔滑州。此后李存勖又遣军接连攻取卫州、洺州、相州、邢州、沧州、贝州等地,黄河以北除黎阳外全部被晋国占领。年寿州刺史卢文进叛附契丹,并引契丹军南下。契丹皇帝耶律阿保机亲率50万大军入寇幽州,守将周德威孤军坚守幽州,同时遣使向李存勖求援。李存勖遂命符存审、李嗣源、阎宝统领7万步骑北上救援,是年8月李嗣源率援军抵达幽州城外大败契丹军,解除幽州之围。此战晋军俘斩以万计,缴获牛羊、辎重无数。

魏州之战示意图

(四)契丹败退,北疆暂保无忧。李存勖开始调兵南下,推锋至黄河岸边,与后梁军夹河对峙,争夺黄河沿岸各处要点。年12月李存勖率军东进,连破后梁军数座营寨,攻陷杨刘城(魏州通向郓州的重要渡口),随后攻掠至郓州、濮州一带。当时朱友贞正在洛阳进行祭天大典,闻讯仓皇赶回汴州,组织复夺杨刘城。但谢彦章数次用兵,始终未能收复杨刘城。年8月李存勖调发河东、魏博、幽州、横海、义武等镇军队齐集魏州,准备直捣汴州,一举灭后梁。是年12月李存勖由濮州境内的麻家渡渡过黄河进驻胡柳陂,与后梁军展开血战。晋军大败,周德威战死,李存勖被迫据土山自保。当时围山的后梁军多是步卒而立足未稳,李存勖采用阎宝、李建及的建议以骑兵突击,终于反败为胜击溃后梁军。此战晋军虽乘胜夺取濮阳,但也因伤亡惨重无力再攻汴州,只得撤归河北。年符存审进据德胜城(魏州通向汴州的重要渡口),夹河修筑南北两城。梁将贺瑰围攻德胜南城,以竹索连结战船横列河面,将李存勖所率援军阻在黄河北岸。李建及率勇士乘船驶至河中,用斧劈火烧冲破了后梁军船阵,李存勖乘势挥军渡河大败后梁军。后梁将领王瓒从黎阳渡河屯据杨村渡,修造浮桥,储存大量军需物资。李存勖也征发数万民丁扩建德胜北城,当时梁晋两军每日大小百余战,互有胜负。

(五)年河中节度使朱友谦攻取同州叛梁降晋,结果遭到刘鄩的围攻,朱友谦遣使向李存勖求援。李存勖命符存审、李嗣昭、李建及出军援救,晋军在同州、渭河两次大败刘鄩,追击至奉先一带,河中镇从此归附于晋国。年成德军将张文礼煽动兵变,李存勖迫于形势授其为成德兵马留后,不久河中、昭义、横海、成德等十一藩镇一同遣使劝进,请李存勖建国称帝,被李存勖拒绝。8月李存勖命阎宝征讨成德镇,围困镇州。张文礼惊惧病死,其子张处瑾接掌军事,继续负城顽抗。义武节度使王处直勾结耶律阿保机,引契丹军南下,意图背叛李存勖,结果被义子王都囚禁。王都继任节度使,不久便被契丹军围困在定州。年李存勖亲率铁骑北上,先后在新城、望都大败契丹军,解除定州之围,乘胜追击至幽州。与此同时晋军在镇州却连连失利、损兵折将,阎宝因攻城受挫而羞愤病逝,继任主帅李嗣昭、李存进相继战死。后梁军则趁虚反扑,攻克卫州、新乡等地,重新夺回河北重镇相州。是年9月镇州终因久被围困导致粮尽力穷,被符存审攻破,张处瑾及其党羽张处球、高濛、李翥等皆俘送魏州处死,张文礼也被劈棺戮尸。李存勖又兼领成德节度使,将成德镇直接纳入晋国管下。年4月李存勖接受诸镇劝进在魏州称帝,改天祐为同光,沿用“唐”为国号,追赠父祖三代为皇帝,与唐高祖、唐太宗、唐懿宗、唐昭宗并列为七庙,以表示自己是唐朝的合法继承人,史称后唐。当时后唐辖有魏博、成德、义武、横海、幽州、大同、振武、雁门、河东、河中、晋绛、安国、昭义等十三个节镇、五十个州。

(六)后唐建立时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契丹不断侵扰幽州,兵锋直逼河北。潞州守将李继韬叛附后梁,梁将董璋急攻泽州,意图吞并昭义镇,直接威胁后唐西都太原的安全。李存勖为了扭转战局决定趁后梁军东面防守空虚之机出兵奇袭郓州,以切断后梁军右翼,再伺机进图汴州。年4月李存勖命李嗣源率步骑连夜冒雨渡河一举袭破郓州,朱友贞听闻郓州失守后命王彦章率军阻止唐军西进,李存勖命朱守殷严守德胜,自率亲军进屯澶州。5月王彦章出兵杨村渡攻克德胜南城,继而顺河东下攻打杨刘城。王彦章打算先隔断河北唐军与郓州的联系,再图收复郓州。李存勖则命朱守殷放弃德胜北城,装载军需器械浮河而下,协助李周固守杨刘城。两军各自沿河一岸疾进,边行边战,互有胜负。不久王彦章进抵杨刘城下挥军强攻,昼夜不息,并以巨舰九艘横亘河津阻拦唐军增援。王彦章屡攻不克,只得退屯城南筑垒连营,以阻击后唐军渡河。6月李存勖亲临杨刘,一面命后唐军出营挑战牵制梁军兵力,一面命谋臣郭崇韬领兵奔赴博州在黄河东岸修筑新城,以接应郓州唐军。王彦章率军急攻博州新城,还用十余艘巨舰置于黄河中流配合作战。郭崇韬据城坚守,李存勖率军自杨刘增援,王彦章只得退保邹家口,李存勖与郓州李嗣源重新恢复联系。7月王彦章复攻杨刘,再次被后唐军击败,遂退保杨村,不久便被朱友贞召回汴州,段凝接任主帅。8月朱友贞部署四路反击:命段凝攻澶州,董璋攻太原,霍彦威攻镇州,王彦章攻郓州。他打算在十月向后唐发动总攻,但因兵力分散造成汴州防守空虚。朱友贞还命梁军掘开滑州南面的黄河大堤,以阻止后唐军进攻汴州,同时也将后梁军主力阻隔在决河以北。9月后梁将领康延孝投降后唐,将后梁军情尽数告知李存勖,他建议后唐军趁虚袭取汴州。这时李嗣源在郓州附近大败王彦章,俘获梁军将校三百余人,迫使后梁军退保中都。10月李存勖自杨刘渡河进抵郓州,并以李嗣源为前锋攻破中都,俘杀王彦章。当时诸将都认为应先攻占兖州等地再乘机而动,李嗣源则坚持趁虚袭汴的战略。李存勖命李嗣源率前军倍道兼程向汴州进发,是月9日李嗣源抵达汴州挥军攻城,朱友贞自杀,后梁将领王瓒开城投降。李存勖于同日抵达,由大梁门进入汴州,后梁正式灭亡。

唐军袭汴灭梁示意图

李存勖与后梁抗衡打得是“为唐复仇”的旗号,故此在灭梁后便拆毁朱氏宗庙,追贬后梁二帝朱温、朱友贞为庶人。他还打算掘开朱温的陵墓、劈棺戮尸,但因张全义力劝而作罢,最终只铲除墓地阙室。此外李存勖以诛杀逆臣的名义族灭后梁宰相敬翔、李振以及权贵赵岩、张希逸、张汉杰等人,又以“助梁篡唐”的罪名贬窜唐朝旧臣郑珏、萧顷等十一人。但李存勖对后梁所署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刺史等武臣宽容,只要肯归附后唐都会予以承认,宣武节度使袁象先、镇国军留后霍彦威、宣义军留后段凝、耀州刺史王晏球、匡国军节度使温韬等不但赦罪留任还被赐以国姓。温韬曾盗掘唐朝诸帝皇陵,李存勖都未予追究其罪责,李存勖的这一举措使得处于后梁直接统治下的河南地区全都接受了后唐的统治。后唐建立时李存勖因曾兼任河东、魏博、成德三镇节度使遂实行三都制,以三镇治所为都城,其中太原号为西京;魏州升为兴唐府,号为东京;镇州升为真定府,号为北都。后梁灭亡后后梁灭亡后,李存勖将后梁的西都洛阳改称东都,定为后唐国都,同时以雍州京兆府(长安)为西京。原西京太原改称北都,东京兴唐府改称邺都。北都真定府则废除都号,复称成德军镇州。

(七)梁晋争霸期间南方还存在很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据有三川(指剑南西川、剑南东川、山南西道),定都于成都,其国主与后梁分庭抗礼。蜀主王衍在位时奢侈淫靡、大兴土木,委政于宦官、狎客,纵容太后、太妃卖官鬻爵,致使朝政败坏、贪腐成风。他还在国内四处巡游,强制沿途州县供应食宿,使百姓苦不堪言。后唐灭后梁后威震天下,岐国、楚国、吴越国、闽国、南平国等割据政权纷纷入贡称藩,前蜀却不肯臣服,李存勖便有意讨平前蜀。年客省使李严出使前蜀,趁机刺探蜀中虚实。李严归国后极力主张伐蜀,称蜀国已有亡国之象,更坚定了李存勖出兵灭蜀的决心。当时前蜀为了防御后唐在两国边界驻有重兵,同年8月李存勖又遣使者李彦稠入川表示要与蜀国修好,以此麻痹王衍。王衍信以为真派翰林学士欧阳彬为唐蜀通好使出使后唐,同时还撤除了边界守备。年9月李存勖以魏王李继岌为主帅,让他统领6万大军征讨前蜀,李继岌因年幼军务皆由副手郭崇韬决断。后唐军以康延孝、李严为前锋,连克威武城、凤州、兴州等地,缴获大批粮草。与此同时王衍仍在国内巡游作乐,到达利州时方知唐军来犯,他急忙组织3万兵马迎战,却被后唐军击溃于三泉。前蜀各处藩镇纷纷来降,王衍仓皇逃回成都。是年11月前蜀中书令王宗弼发动政变,囚禁王衍、后妃及诸王,自称西川兵马留后。王宗弼以王衍的名义邀请李严到成都商谈投降事宜,李严驰入成都抚慰前蜀官吏、百姓,命前蜀军撤去成都的军事防备。不久李继岌率大军进抵成都,王衍率百官出城拜降,前蜀正式灭亡。南方诸国皆惊惧不已。岐国是李茂贞在唐末建立的地方割据政权,据有关中凤翔一带,强盛时辖有二十余州,但因屡被后梁、前蜀所败终只剩七州之地。李茂贞因势力较弱始终不敢称帝,而是沿用唐朝年号以与后梁相对抗。后唐灭梁时李茂贞曾致书庆贺,以李存勖的叔父自居。年李茂贞听闻后唐定都洛阳心中不安,于是上表称臣命其子李从曮入京朝贡。李从曮在洛阳亲见唐军军容之盛后李茂贞更加忧惧,遂上表朝廷请行“藩臣之礼”,被改封为秦王,具有独立性质的岐国从此消失。

(八)李存勖在位期间皇后刘氏权力极大,所发布的教令与皇帝诏敕具有同样效力,各地官府都必须执行。刘氏生性贪婪吝啬,不但和李存勖一同聚敛钱财还派人到各地经商,连柴火果蔬之类都要加以贩卖,从中获利。四方贡献的钱财都据为己有,却吝啬不赏,只用于供养伽蓝,降将袁象先、温韬、张全义都通过厚赂刘氏而得到重用。年国内饥荒,洛阳府库空竭,禁军军士都不发军粮,亲族家眷只能以野菜充饥,以致冻饿而死者无数,很多军士甚至被迫典卖妻儿。这时邺都兵变,军中流言四起,形势非常不利。在这种情况下宰相率百官上表请李存勖开内库赈灾,李存勖虽然应允但刘氏却不肯答应,称生死有天命决定,非人力所能挽回。后来宰相又在便殿议论,刘氏躲在屏风后面偷听,竟然将自己的梳妆用具、两口银盆以及三个年幼的皇子送到宰相面前,称宫中只剩这些,让他们拿去卖了以筹备军饷,吓得宰相惶恐而退。

(九)李存勖对伶人极为宠信,早在称帝之前便曾因任用伶人杨婆儿为刺史而贻误战事。伶人周匝在胡柳陂之战中被后梁军俘虏,因伶人陈俊、储德源的保护而免死。后唐灭后梁后李存勖竟然要授陈俊二人为刺史,以报答二人对周匝的救命之恩,结果被郭崇韬劝阻。他承认郭崇韬所言乃是公正之论,但最终还是任命陈俊二人为刺史,原因竟然是言而无信愧见周匝。当时亲军中很多百战将士都没得到刺史之职,对此无不愤慨。伶人更是随意出入宫禁、欺凌大臣,群臣皆敢怒而不敢言,有的甚至反过来巴结伶人以保求富贵,藩镇节度使也争相重金行贿。在这些伶人中为害最深的是景进,李存勖以景进为耳目去刺探群臣的言行,想知道宫外之事都要屏退左右,单独询问景进。景进由此大进谗言,干预朝政,文武百官对景进都忌惮不已。本已衰微的宦官势力在同光年间也死灰复燃,后唐建立后李存勖诏命各地让将前朝宦官送回京师洛阳,以致宫中宦官激增到近千人。这些宦官有的担任诸司使,有的充作藩镇监军,都被李存勖视为心腹。他们恃宠争权,肆意干预军政,凌慢将帅,使得各藩镇皆愤怒不已。后来宦官、伶人奉命到全国各地挑选美女充实后宫,竟然一次性掠走青年妇女0人,连魏州军营兵士的家属也难以幸免。

(十)李存勖在位期间对功臣宿将多有猜忌之心,李嗣源是后唐灭后梁第一功臣,曾表奏义子李从珂为北京内牙马步都指挥使,希望李从珂能就近照顾家中。李存勖却恼怒异常,认为李嗣源握兵权、居大镇却插手军政人事,因此将李从珂贬为突骑指挥使,让他远戍石门镇,并多次驳回李嗣源的入朝请求,在李嗣源入朝后李存勖又命朱守殷暗中监视。李存勖晚年更是变本加厉,对功臣宿将无罪诛戮。郭崇韬在灭梁、平蜀战役中战功显赫,但与宦官不睦。前蜀灭亡后蜀人曾请郭崇韬留镇西川,李存勖对此非常不满,又听信宦官向延嗣的谗言以为郭崇韬截留蜀地财货,更是怒形于色。他任命孟知祥为西川节度使,让其到成都斩杀郭崇韬,被孟知祥劝止。刘皇后却私自下达教命密令李继岌在成都处死郭崇韬父子,李存勖非但不予追究还下诏给郭崇韬定罪。河中节度使朱友谦及其部将史武等七人皆因此案牵连而被诛杀灭族,康延孝为郭、朱复仇起兵反唐,但都兵败身死。

(十一)李存勖在位期间以门第族望为任官标准,他在称帝前曾颁布教令在四镇判官中擢选前朝士族作为新朝建立后的宰相人选,义武节度判官豆卢革、河东观察判官卢程因此被任命为行台左、右丞相。后唐建立后豆卢革、卢程以及尚书左丞赵光胤、礼部侍郎韦说先后被拜为宰相,四人均无实学,只因出身名门高第得以高居相位。受李存勖的影响朝中掌握用人大权的宰执也以门第为命官的重要依据,任官不讲才能功劳,只看门第高低,枢密使郭崇韬本人冒认唐代名将郭子仪为祖先以抬高自己的门第。李存勖引拔浮华、鄙弃勋旧,不肯提拔出身寒微的官员,称怕被名流所嗤笑。很多勋旧功臣因此受到排挤、压抑,以致怨声载道。

(十二)年2月魏博戍卒在贝州哗变,推裨将赵在礼为首领,攻入魏州。邢州、沧州也相继发生兵变,河北大乱。元行钦带兵进讨,但却连连失利。李存勖本欲亲征被宰臣劝阻,只得起用李嗣源,让他率侍卫亲军北上平叛。李嗣源在魏州城下遇到亲军哗变,被劫持入城,与叛军合势。他本无反意,但迫于内外形势又无以自明,只得率变兵南下。3月李存勖亲自率军东征,欲坐镇汴州指挥平叛。但李嗣源已抢先占据汴州,得到大批唐军将领拥戴。李存勖知道局势已不可挽回,行至万胜镇便下令回师,仓皇返回洛阳。李存勖再三抚慰士卒许以厚赏,但已为时太晚,士卒均不感皇帝恩德,沿途逃散过半。当时李继岌已率征蜀大军班师,途中因平定后军康延孝叛乱被耽误了归程。4月李存勖决定前往汜水关与李继岌会合,再联兵进剿李嗣源。他命扈从军兵候于宫门外,自己在内殿进食。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突然发动叛乱,率所部攻入兴教门。李存勖亲率宿卫出战杀死数百乱军,最终被流矢射中,死于绛霄殿,时年四十三岁。伶人善友将乐器覆盖在李存勖身上,纵火焚尸.李继岌军至渭南,因部属溃散被迫自缢而死。征蜀大军则在副使任圜的率领下归附李嗣源,是月李嗣源进入洛阳,在李存勖灵前称帝,史称后唐明宗。7月李嗣源将李存勖葬入雍陵,上庙号庄宗,追谥为光圣神闵孝皇帝。

二、后唐明宗·李嗣源

(一)李嗣源是沙陀族没有姓氏的部民,名叫邈佶烈,善于骑射,为人沉厚寡言、行事恭谨。他13岁便在沙陀族首领李国昌军中效力,后被其子李克用收为养子,赐予姓名。年李克用被宣武节度使朱温围困在汴州上源驿,亲随将领战死无数,史称上源驿事件。李嗣源拼死翼护李克用,在乱兵流矢之中将其救出,因而备受重用得以统领亲兵。后来李嗣源被任命为李存信的副将,与其协同作战,所向克捷、屡获大胜。年朱温与朱瑄、朱瑾兄弟争夺山东地区,派军攻打兖州、郓州。朱氏兄弟向李克用求援,李克用命李存信率三万兵马前去救援。李存信屯兵莘县,命李嗣源率三百骑兵驰援兖州。李嗣源在任城大败后梁军,解除兖州之围。不久魏博节度使罗弘信偷袭莘县,击败李存信,李嗣源亲自殿后掩护李存信撤退。李克用为嘉奖李嗣源将其麾下骑兵命名为横冲都。从此两河地区皆称李嗣源为李横冲。年李嗣昭出兵青山口,欲攻打邢州、洺州,结果被后梁将领葛从周击败。李嗣源率部赶至,在高处摆开阵势,大叫道:“我只杀葛从周,其余士卒都不要妄动。”他纵马驰入梁军阵中出入奋击,李嗣昭随后进击,终于反败为胜,击退后梁军。年后梁将领氏叔琮率5万大军围攻太原,占领河东所属多处州县,李克用困守太原城内。当时大雨连绵,城墙多有颓坏,太原危在旦夕。李嗣源与李嗣昭分兵四出,不时突攻后梁军营垒。梁军屡攻不破太原,加上粮草不足,最终只得撤退。李嗣源又率军追击,陆续收复失陷州县。年氏叔琮在蒲县击败李嗣昭、周德威,率军追至晋祠,再次围攻太原。李克用亲自上城指挥防御,后见形势危急打算弃城逃往云州。他召集诸将谋议却遭到李嗣源等人的坚决反对,只得作罢。不久晋军溃兵逐渐返回太原,李嗣源亲率敢死之士日夜出城突袭梁军,梁军疲于应对,只得烧营退走。年李克用病逝,世子李存勖袭任河东节度使、晋王。同年5月李存勖亲自援救潞州,命李嗣源与周德威分兵两路,攻打梁军所筑夹城。李嗣源指挥士卒砍掉梁军布置的鹿角阵,并以柴草填平沟堑,从东北角攻入夹城,周德威随后也攻破夹城西北角。李存勖趁机发动总攻,终于击破后梁军,取得夹城大捷,彻底解除潞州之围。

(二)年李嗣源随李存勖参加柏乡之战,李存勖见后梁军军容强盛后担心晋军怯战,便有意激李嗣源出战以鼓舞士气。他向李嗣源赐酒道:“你看到梁军的白马都、赤马都了吗?真令人胆战心惊。”李嗣源认为梁军虚有其表,他饮掉杯中酒后挺身上马,率部直冲后梁军白马都,生擒两员骑校。晋军士气大振,皆奋勇向前,由辰时一直打到未时,终于击溃后梁军,取得柏乡大捷。此战李嗣源在后梁军阵中斩获颇多,因功升任代州刺史。年周德威征讨燕王刘守光,命李嗣源分兵攻取山后八军。李嗣源在广边军与燕将元行钦交战,虽七次射中元行钦,但也被元行钦射中大腿。元行钦最终不支请降,被李嗣源收为养子,后被李存勖索要至麾下。年李存勖与梁将刘鄩在故元城交战,李嗣源率0骑兵鼓噪奋击,与李存勖内外夹攻,大败后梁军。李嗣源又攻占后梁所属的磁州、洺州、相州等地,被改任为相州刺史。9月沧州守将毛璋投降晋军,李嗣源奉命到沧州安抚毛璋,不久李存勖被任命为安国军节度使,出镇邢州。年契丹围攻幽州,守将周德威遣使告急。李嗣源力主救援,请率突骑为前锋。李存勖便让他与符存审、阎宝会师于易州,一同援救幽州。李嗣源分析敌我形势,采取“潜行溪涧,袭其不备”的战术,率军翻越大房岭,沿山涧东进。李嗣源与养子李从珂拼死血战,击退契丹军的多次堵截,进抵幽州城外六十里处。当时契丹骑军突然杀至,李嗣源纵马冲入敌阵舞槌奋击,生擒契丹队帅。晋军随后进击,终于大败契丹军,解除幽州之围。9月李嗣源班师,进拜检校太保。年李嗣源联合河中节度使朱友谦、昭义节度使李嗣昭、沧州节度使符存审、定州节度使王处直、天平节度使阎宝、大同节度使李存璋、新州节度使王郁、振武节度使李存进、同州节度使朱令德三次上表劝进请李存勖称帝,各献货币数十万作为其登基建国的费用,但均被李存勖拒绝。同年10月李嗣源在戚城大破梁将戴思远,斩首2万级,战后李嗣源升任蕃汉内外马步副总管,加授同平章事衔。

(三)年李嗣源调任横海军节度使,4月李存勖在邺都称帝,建立后唐,是为后唐庄宗。李嗣源进拜检校太傅,兼任侍中。当时梁唐两军主力对峙于黄河沿岸,后梁军正急攻泽州,后唐潞州守将李继韬却叛附后梁。李存勖便与李嗣源商议,欲出兵奇袭郓州以后切断梁军右翼,李嗣源亲率步骑渡过济水,趁梁军不备袭破郓州,战后李嗣源被拜为天平军节度使。同年9月梁将王彦章率军进逼郓州,李嗣源命李从珂率骑兵迎战,李从珂在递坊镇大败梁军前锋,俘获人,迫使王彦章退屯中都。10月李存勖自杨刘渡河进抵郓州,以李嗣源为前锋,李嗣源攻破中都,擒获王彦章。当时后唐军诸将都认为应先攻占青州、齐州、徐州、兖州等地,再乘机而动,李嗣源却力排众议,建议奔袭汴州,攻取后梁国都。李嗣源率前军倍道兼程,于9日抵达汴州,而后挥军攻城。后梁末帝朱友贞自杀,梁将王瓒开封丘门迎降,后梁正式灭亡。不久李存勖迁都洛阳,升任李嗣源为中书令。年李存勖在南郊祭天,并赐李嗣源铁券。不久李嗣源平定潞州叛乱,擒获叛首杨立,被调为宣武军节度使,兼任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同年12月契丹南侵,李嗣源又率军北征,在涿州大败契丹。年李嗣源调任成德军节度使,移镇镇州。此时的李存勖早已荒怠政务,纵容宦官、伶人乱政,还无罪诛杀郭崇韬、朱友谦等功臣,李嗣源因位高权重也受到庄宗的猜忌。12月李嗣源自镇州入朝,李存勖竟让诸军马步都虞候朱守殷对他进行监视。朱守殷暗中告诫李嗣源,称他已到“德业振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的地步,让他早做打算,但李嗣源却不为所动。当时李嗣源常遭流言毁谤,幸有枢密使李绍宏为其开脱,方免遭杀害。

(四)年2月魏博戍卒在贝州哗变,推赵在礼为首领,叛军攻入邺都。李存勖初命元行钦征讨,但却连连失利,只得起用李嗣源,让他率从马直北上,会合元行钦平叛。3月李嗣源抵达邺都,驻扎于城西南,并定下攻城日期。从马直却在攻城前夜哗变劫持李嗣源,声称要与邺都叛军合势,拥其称帝河北。赵在礼率将校出城迎拜,将李嗣源迎入邺都,但不许乱军入城。李嗣源借口收抚散兵,逃出邺都,抵达魏县。他命牙将张虔钊前往元行钦营中,召其前来一同平乱。元行钦却疑其有诈,率一万步骑退至卫州,诬奏李嗣源与叛军合谋叛乱。李嗣源初抵魏县时部下不满百人,召集霍彦威所部五千镇州军后稍微恢复些兵力。欲返回成德藩镇,等待皇帝降罪。但霍彦威、安重诲皆反对,建议他返回朝廷,向皇帝当面自辩。李嗣源遂率军南归,并数次上表申诉,向李存勖表明心迹,但皆被元行钦阻遏而未能上达。当时李嗣源长子李从璟正在洛阳禁军效力,奉李存勖之命去招抚李嗣源,也被元行钦扣留在卫州。李嗣源疑惧不安,乃采纳女婿石敬瑭的建议决定攻取汴州,谋求自立。齐州防御使王晏球、贝州刺史房知温、北京右厢马军都指挥使安审通、平卢节度使符习皆拥戴李嗣源,率部前来与李嗣源会合,李嗣源兵力大增。李存勖亲自率军东征,欲坐镇汴州指挥平叛。命龙骧指挥使姚彦温率八百马军为前锋,又命指挥使潘环率军护卫粮草,姚彦温、潘环皆投降李嗣源。这时李嗣源已抢先占据汴州,李存勖知道局势已不可挽回,行至万胜镇便下令回师,仓皇返回洛阳,士卒沿途逃散过半。他决定前往汜水关会合长子李继岌统率的征蜀大军,再联兵进剿李嗣源。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突然发动叛乱,率所部攻入兴教门。李存勖亲率宿卫出战,结果中流矢而死。当时洛阳大乱,通王李存确、雅王李存纪等宗室诸王皆逃散,朱守殷遣使到李嗣源军中请他速入京城安定局面。同年4月李嗣源率军入洛阳,命诸将平定京中乱势,让百官各安其职,等待李继岌回京继位,并表示自己在安葬庄宗后,便会归藩成德。宰相豆卢革、韦说与枢密使李绍宏、张居翰率百官劝进,皆被李嗣源拒绝。之后改请李嗣源监国,李嗣源遂入居大内兴圣宫,以监国的名义接受百官朝拜。他任命石敬瑭为陕州留后,防备征蜀大军,同时命各地访寻诸王。安重诲暗中派人杀死李存确、李存纪,申王李存渥、永王李存霸则被乱军所杀,薛王李存礼、皇子李继嵩、李继潼、李继蟾、李继峣皆不知所踪。不久魏王李继岌在渭南县自缢而死,征蜀大军则在任圜的率领下归附李嗣源,李嗣源称帝的障碍被全部扫清。

(五)年4月20日李嗣源在西宫称帝,他身穿斩衰之服即位于李存勖的灵枢之前,以表示自己是合法继承而非篡夺。当时李嗣源年已六十,将朝政托付给枢密使安重诲、宰相任圜,任圜还兼任三司使主掌国家财政。他选拔贤俊、杜绝私门、忧国如家,执政一年便使得府库充实、军民皆足、朝纲粗立。安重诲是李嗣源的佐命功臣,虽尽忠职守但恃功矜宠,擅作威福。他和任圜政见不合,议政之时经常意气用事,甚至互相呵骂。年任圜被罢为太子少保,请求致仕,退居磁州。同年10月李嗣源欲巡幸汴州,当时朝野流言四起,有的称皇帝准备东征淮南,还有的称皇帝是要讨灭藩镇军阀。宣武军节度使朱守殷心不自安,趁机在汴州发动叛乱,结果被范延光率军平定。安重诲趁机诬陷任圜谋反,称其与朱守殷勾结,矫诏赐死任圜。李嗣源明知任圜冤死,却未加追究。此后安重诲更是权倾朝野,连皇子李从荣、李从厚都对他敬事不暇,唯独忌惮河中节度使李从珂。安重诲矫造诏书,唆使河中牙将杨彦温寻机驱逐李从珂。年李从珂出城检阅战马。杨彦温趁机关闭城门,不许李从珂入城,逼其返回洛阳。李嗣源将李从珂召回朝中,同时命药彦稠率军讨平杨彦温。安重诲又唆使宰相论奏,追究李从珂失守之罪,想趁机除掉李从珂。李嗣源驳回了宰相的奏议,只命李从珂赋闲在家。后来禁军将领李行德、张俭弹劾安重诲私募士卒、整械备装、图谋不轨,李嗣源虽以诬告之罪将李行德、张俭族诛,但也对安重诲起了猜忌之心,命范延光同任枢密使以分散安重诲的权力。年安重诲被解除枢密使职务,外放为河中节度使,随即又以太子太师之职致仕。后来李嗣源又怀疑安重诲有异志,任命李从璋为河中节度使监督安重诲,并让步军指挥使药彦稠率军前往河中。李从璋率甲士包围安重诲的府邸,用铁挝击杀安重诲夫妇,李嗣源又下诏为安重诲定罪。年李嗣源欲用“换镇”的方式兼并夏州定难军,结果遭到定难留后李彝超的抵制。他调兵攻打夏州,但却久攻不下,只得妥协,授李彝超为定难节度使。当时朝廷久不用兵,一朝出兵却又无功而返,导致军中流言四起。李嗣源便下令赏赐士卒,但却没有正当的理由,士卒从此更加骄纵。

(六)李存勖在位期间以门第为任官标准,豆卢革、韦说出身前朝士族而被任命为宰相,但轻浅无他能。李嗣源继位后改以德才为用人标准,将豆卢革、韦说罢相外贬,随即又将二人流放赐死。他要求地方官员肩负起举荐人才的重任,还对各类官员的举荐人数作出规定,后又推行举主与被荐举者治绩或表现挂钩的连坐制度,以确保荐举的质量。段凝、温韬皆是后梁旧臣,对后梁亡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温韬更曾盗掘唐朝皇陵,但二人在同光年间却因贿赂而获得宠信,被赐为李姓。李嗣源监国后将段凝、温韬剥夺赐姓,放归田里,后又将二人流放、赐死。孔谦担任租庸使时聚敛民财,引起民怨沸腾,李嗣源将其处死,没收田宅,废除其所制定的各种苛敛于民的法令。朝廷官员出使地方时常干预地方行政,借机举荐私人,让地方官予以安排。李嗣源对此明令禁止,声明此后再有此类现象发生一定严惩不贷,不仅干预者要贬官,被荐人也要流配。地方官如若徇情枉法,允许人诣阙上诉,亦予处罚。他还对官吏进行严格的考核,规定每年都要对内外文武臣僚进行考校,以便黜陟。李嗣源对清廉干练、政绩突出的官员给予表彰,以为朝野官吏的榜样。灵武节度使张希崇在任内开垦屯田、抚谕番族、治绩出众,李嗣源“下诏褒美”。大理少卿康澄曾上疏论政,提出治理国家有五种“不足惧”、六种“深可畏”之事,切中治政弊端。李嗣源对他也是优诏奖赏。

(七)官宦大户拥有一定数量的田地可以免除赋税,许多富裕农户常与之订立虚假的卖地契约,将田地划归其名下,以此来逃避赋税。地方官员为征够赋税,便将这部分平摊加到普通百姓身上,加重百姓的负担。李嗣源监国后命各州将帐簿送到中书省,由中央来征收赋税,不许地方官员插手。如有民户隐瞒田地亩数,加倍征收其赋税。朝廷在征收夏秋两季的赋税时每斗都要加征一升损耗,地方官吏也巧立名目以征收苛捐杂税。年4月李嗣源继位后发布的第一批诏书便是免征损耗、制定税收名目、禁止滥征捐税,他同时命各道节度使、防御使等不得科敛百姓、不得阻挠留难商旅。年朝政混乱,诸道州府都欠有大批租税,累计有二百余万贯,年李嗣源采纳安重诲的奏请将诸道州府所欠同光三年的租税及天成元年部分夏税全部放免。曲禁、铁禁是国家的重要禁令,酒曲、铁器都有国家专营垄断。百姓需向官府购买,不许私下制造。李嗣源于年、年分别解除曲禁、铁禁,允许民间百姓自行制曲酿酒、铸造铁质农杂具,仅征收每亩五文(后降为三文)的酒曲税以及每亩一文五分钱的农具税。李嗣源还曾颁布法令,限制高利贷盘剥。他规定如果债主得到的利息已经达到本钱的数额就禁止再收利息,只准收回本钱。如果利息累计数是本钱的两倍,则本利都不准再收。

(八)伶宦之祸在同光年间尤为突出,李嗣源即位后严厉打击弄权宦官,宫中仅留宦官三十人,几百名宦官逃窜山林或削发为僧,不少宦官被处死,各道宦官监军也全部罢除。一些罪恶严重的伶人同样受到惩罚,郭从谦在李嗣源称帝后被族诛。李存勖在位时豢养大量嫔妃、伶人、宦官,耗费巨额资财。李嗣源即位后为节省财政开支大量裁减为皇帝生活服务的各类勤杂人员,宫中只留内职一百人、宦官三十人、教坊一百人、鹰坊二十人、御厨五十人,其余全部裁撤。他选用年老旧人,将年轻美貌的宫女全部放走,诸司使务有名无实者也全部撤销。党项等蕃族常以献马为名,将良莠不齐的马匹送到京城,朝廷都照价给钱,还供其吃住,加以赏赐,花费甚巨。李嗣源在边疆一带设置马匹买卖场所,不许蕃族再到京城献马,这在很大程度上节省财政开支。年李嗣源命魏州军校龙晊统率奉节等九指挥3人戍守卢台军,以备御契丹。龙晊却在卢台率部哗变,杀死副招讨使乌震,最终被官军镇压。李嗣源命将卢台乱军3人及其留在魏州的家属万余人全部处斩,自唐朝至五代长期桀骜不驯的魏博骄兵被基本铲除。年李嗣源发布诏命规定诸道防御使、团练使、刺史、行军司马、节度副使等职务皆由朝廷命授,不允许诸道自行奏荐。年李嗣源任命石敬瑭为汴州节度使,兼任六军诸卫副使、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将唐朝以来的禁卫六军系统与五代时期形成的侍卫亲军逐渐合一。年李嗣源将神捷、神威、雄武、广捷等军改编为左右羽林军,分为四军四十指挥(指挥为编制单位),每军设都指挥使一人。

(九)李嗣源即位时长子李从璟已被元行钦杀害,他封其次子李从荣为秦王,并任命为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李从荣当时已是事实上的嫡长子,掌管京师政务,又握有兵权,且能与宰相分庭抗礼,种种迹象皆表明李嗣源有以李从荣为继承人的打算。当太仆少卿何泽上书请立李从荣为皇太子时李嗣源却很不高兴的道:“群臣请立太子,看来我应当回河东养老了。”最终李从荣只被拜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未能成为储君。李从荣极为不安,担心自己不能继承皇位。年11月李嗣源病重,李从荣入宫探视,见李嗣源已不能抬头,出宫时又听到宫中哭声不绝。他误以为李嗣源已经去世,次日便称病不复入朝,在府中与亲信谋议夺位。20日李从荣率牙兵千人列阵于天津桥,准备以武力入居兴圣宫。枢密使冯赟、朱弘昭与宣徽使孟汉琼禀称李从荣谋反,关闭皇城端门,命李重吉率所部控鹤禁军把守宫门。侍卫指挥使康义诚本是李从荣事先约定的内应,这时也被阻在宫中难以接应李从荣。孟汉琼召来马军都指挥使朱洪实,让他率五百骑兵攻击李从荣。李从荣逃回府邸,被皇城使安从益追上斩杀。李嗣源悲骇莫名,病情加剧。他追废李从荣为庶人,并从邺都召回宋王李从厚。是月26日李嗣源驾崩于大内雍和殿,终年六十七岁。李嗣源的三子李从厚赶至洛阳为李嗣源发丧,并于柩前即位。年4月李嗣源被谥为圣德和武钦孝皇帝,庙号明宗,葬于徽陵。

三、后唐愍帝·李从厚

(一)李从厚是李嗣源第三子,幼年时便爱读《春秋》,略通微言大义。他相貌酷似李嗣源,因而深受宠爱。年李嗣源称帝,史称后唐明宗,李从厚被加授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年李从厚被拜为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加授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同年11月又加授检校太傅。年李从厚被外放为宣武军节度使,出镇汴州,仍兼判六军诸卫事。年李从厚改任河东节度使、北都留守,移镇太原。年李从厚改任成德军节度使,移镇镇州(,不久被封为宋王。年李从厚加授检校太尉、兼侍中,改任天雄军节度使,移镇魏州。年李从厚又被加授为中书令。李嗣源的次子李从荣被封为秦王,担任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他掌管京师政务,且握有兵权,又是事实上的长子,后又被拜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但始终未被确立为储君,常心有不安。李从厚是李从荣的同母弟,在朝野颇有人望,因而深受李从荣的猜忌。但他对李从荣极其恭敬、顺从,方使得兄弟之间没有出现大的隔阂。年11月李嗣源病重,李从荣率牙兵列阵于天津桥,准备以武力入宫夺位。枢密使冯赟、朱弘昭与宣徽使孟汉琼入禀明宗,指挥禁军平乱,李从荣兵败被杀。李嗣源病中闻变病情加剧,他决定由李从厚嗣位,便命孟汉琼赶往魏州召李从厚回京。11月26日李嗣源驾崩,李从厚直到三日后方才赶回洛阳。同年12月1日李从厚在西宫为明宗发丧,并于柩前即皇帝位。他遵照明宗遗命,以“日易月”服丧二十七天。28日李从厚开始在中兴殿处理政务,并召翰林学士为他讲读《贞观政要》和《太宗实录》。他虽欲励精图治但却不懂治国之道,处事优柔寡断,且无识人之明。当时朱弘昭、冯赟自恃有拥立之功,专擅朝政,将李从厚的亲信都排挤出朝廷,又将禁军指挥使安彦威、张从宾外调为节度使,借机掌控禁军兵权。李从厚虽然不悦却无可奈何。年2月李从厚为削弱藩镇实力对藩镇节度使进行移镇,他将河中节度使李从璋调往凤翔,担任凤翔节度使。凤翔节度使李从珂调往太原,担任河东节度使。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调往镇州,担任成德节度使。成德节度使范延光调往魏州,担任天雄节度使。3月李从厚对禁军进行调整,将左右羽林军的四十指挥(指挥为编制单位)改编为严卫左右军,又将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改编为捧圣左右军。

(二)潞王李从珂是李嗣源的养子,自幼随父征战,在后唐灭后梁之战中屡立战功,官至凤翔节度使。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是明宗的女婿,也是战功卓著,深得军心。二人的官位、声望皆在朱弘昭、冯赟之上,因而深受忌惮。当时李从珂的长子李重吉担任禁军控鹤都指挥使,女儿李惠明(法号幼澄)在洛阳出家。朱弘昭将李重吉外放到亳州任团练使,削去其禁军军职,又将李惠明召入禁中,实际上是作为人质。李从珂见儿子外调、女儿内召,知道朝廷对自己有猜忌之意,心中疑惧不安。年2月李从厚听从朱弘昭、冯赟的建议通过枢密院调令对凤翔、河东、成德、天雄四镇节度使进行易地调动,并派使臣监送。其中李从珂被调离凤翔,改镇河东。李从厚本想借此削弱四镇实力,但因未按朝廷规制下达制诏引起各节度使的极大不满。李从珂在部将的鼓动下趁机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叛乱,李从厚忙征调西都留守王思同、护国节度使安彦威、山南西道节度使张虔钊等六镇节度使,联军征讨凤翔,同时将李重吉幽禁于宋州。同年3月朝廷派遣的诸道军马汇集凤翔城下,大举攻城。凤翔城低河浅,守备力量薄弱,东西关城接连失守,城中将卒死伤严重。李从珂只得登上城头自陈战功,哭诉朝廷信任奸佞,无罪诛杀功臣,他恸哭不止哀感诸军。当时张虔钊负责主攻城西南,因急于求功,命亲军持刀刃驱逼士卒攻城。士卒愤怒不已纷纷倒戈反攻,羽林指挥使杨思权、严卫步军左厢指挥使尹晖趁机率部投降李从珂,王思同、张虔钊等六镇节度使大败遁走。李从珂乘胜东进,攻入西都长安。

(三)李从厚得知诸道军马兵败凤翔的消息不禁惊慌失措,在朝堂上对朱弘昭、冯赟等人道:“先帝辞世之时,朕本无意争夺帝位,都是被诸公所拥立。朕幼年继位,将朝政委托于诸公,对诸公所定的国家大计无有不准。这次兴兵讨伐凤翔,诸公无不自夸,称平叛不足为虑。如今事已至此,诸公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扭转祸局?如果没有,朕便西去迎接潞王,以帝位相让,如仍不免罪责,纵然是死也心甘情愿。”朱弘昭、冯赟惶惧不安、无言相对。李从厚遣使宣召成德节度使石敬瑭入朝,想让他率军抵御凤翔军东进。侍卫都指挥使康义诚打算投降李从珂,请求率京中禁军出征,而马军指挥使朱洪实则主张以禁军坚守洛阳。二人争执不休,皆称对方是想趁机造反。李从厚难辨是非,竟将朱洪实斩首。他倾尽府库大肆犒赏禁军,并许诺平乱后还有重赏。禁军军士却并不感念皇帝恩德,反而更加骄纵,行军途中肆无忌惮,扬言要到凤翔再领一份赏赐,不久李从厚又命处死李重吉、李惠明。李从珂攻破陕州后传书慰抚京中百官,称自己此番入京只诛朱弘昭、冯赟两族,让他们不要忧虑。这时禁军刚行至新安,便已百十成群,争相奔向陕州。康义诚到达陕州境内的乾壕时麾下仅剩几十人,遂向李从珂请降。李从厚忙命宦官召朱弘昭入宫商讨对策,朱弘昭却以为皇帝是要追究罪责投井自杀,京城巡检安从进早有投降李从珂之意趁机攻杀冯赟并诛灭其族,然后派人将朱弘昭、冯赟的首级送往李从珂军中。李从厚见洛阳已经无法据守决定放弃洛阳,逃奔魏州,图谋复起。他命孟汉琼先行到魏州安排诸项事宜,并让亲信慕容迁率所部控鹤禁军把守玄武门。孟汉琼一出城门便单骑奔向陕州,也投降李从珂。当夜李从厚从玄武门逃离洛阳,带着五十名侍卫逃奔魏州。慕容迁原本表示会率部随行,当李从厚出城后却关闭城门派人与李从珂联络。宰相冯道次日上朝,方知李从厚已经出逃,不久曹太后命内宫诸司前往乾壕迎李从珂入京。

(四)李从厚逃奔魏州途中,在卫州城东数里处遇到率军入朝的石敬瑭。他将近日发生的变故告知石敬瑭,向他询问兴复之策。石敬瑭托言要与卫州刺史王弘贽商议,将李从厚安置在驿馆中。王弘贽认为李从厚已经没有复起的希望,石敬瑭便指使牙内指挥使刘知远引兵入驿,将李从厚的随从侍卫全部杀死,而后率军赶赴洛阳。李从厚被独自撇在驿馆,后被王弘贽软禁在州衙中。年4月李从珂进入洛阳,冯道率百官三次上表劝进。李从珂先以曹太后的名义下诏将李从厚废为鄂王,两日后在明宗柩前即位称帝。他命殿直王峦前往卫州弑杀李从厚,李从厚死时年仅二十一岁。年石敬瑭灭后唐称帝建立后晋。他追谥李从厚为愍皇帝,并将李从厚与李从荣、李重吉一同葬于徽陵之中。年石敬瑭又在洛阳为唐朝设立五庙,供奉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庄宗李存勖、明宗李嗣源以及李从厚。

四、后唐末帝·李从珂

(一)李从珂本姓王,出身镇州平山民家,自幼丧父,与母亲魏氏相依为命。年李嗣源率军攻取平山,俘虏魏氏母子,并将魏氏纳为妾室。魏氏之子年已十岁,被李嗣源收为养子,取名为李从珂。李从珂身长七尺有余,端谨稳重、沉默寡言,而且相貌雄伟、勇猛刚毅,深受李嗣源喜爱。后来李从珂随李嗣源南征北讨,以骁勇敢战著称,颇得晋王李存勖的称赞。年李存勖与后梁军在胡柳陂作战,两方的军队都疲惫不堪,李从珂护卫庄宗夺取土山,摧毁敌军精锐,他们的军队才振奋起来。当时李嗣源已先渡过黄河,李存勖不高兴地问他说:“你应当为我拼死战斗,渡河往哪里去?”李嗣源认罪,李存勖因为李从珂作战有功,于是怨怒才消除。年李存勖率军和后梁军在黄河岸边交战,在后梁军退却时李从珂竟然领十几名骑兵混在敌人当中和他们一起后退,等到抵达敌人的营寨大门时李从珂大喊一声杀死几个敌兵,然后用斧头砍下敌人的瞭望杆从容回到自己营寨。李存勖见状大叫:“壮哉,阿三!”立即让人拿酒来,亲手赐给他一大杯。李存勖本人就总喜欢冒险作战,李从珂的举动使他极为振奋。年4月李从珂跟随李嗣源攻破郓州,9月李存勖在中都打败梁朝大将王彦章,迅速赶赴汴州。李嗣源率领先锋部队,李从珂率领精锐骑兵跟随,昼夜兼程行进,最先攻下汴州城。李存勖慰劳李嗣源说:“恢复唐国天下,是你们父子的功劳。”

(二)年李从珂因功被任命为卫州刺史。年李嗣源奉命往北抵御契丹,因为家在太原李嗣源上表请求任命李从珂为北京内衙指挥使,李存勖不高兴,改任命李从珂为突骑都指挥使,驻守石门。年魏州军兵叛乱,李嗣源赶赴洛阳,当时李从珂在横水率领部下由曲阳、盂县直奔常山,与王建立会合,昼夜兼程渡过黄河向南进军,因此李嗣源的军队声势大振。年明宗任命李从珂为河中节度使,第二年2月加李从珂官检校太保、同平章事,11月加官检校太傅。年加官检校太尉,年李从珂被授予左卫大将军,不久李从珂恢复检校太傅、同平章事,行京兆府尹官职,担任西京留守。年李从珂晋升为太尉,调任凤翔节度使,年5月李从珂被封为潞王。年李从厚即位后对李从珂倍加猜忌,先是解除他儿子李重吉的禁军之权,改任亳州刺史,调离京师。然后又召他出家为尼的女儿李惠明进宫,李从珂听到儿子被外调、女儿被内召后知道新主对他产生猜忌,终日惶惶不安。后来李从厚更是听从朱弘昭、冯赟等人的建议实行“换镇”政策:诏令李从珂离开凤翔,改任河东节度使。李从珂接到诏令后颇感不满,想要抗命,又觉得自己兵弱粮少,于是和部下商议。众将领都说:“皇上年幼,朝政都把握在朱、冯两人手里,主上功高盖主,如果离开凤翔,一定凶多吉少。”李从珂于是下定决心举兵反叛。

(三)年潞王李从珂自凤翔出发起兵反叛,李从珂反后让人起草檄文散发到各地,以清君侧除奸臣为名请求各节度使共同出兵攻打京师,杀掉朱弘昭、冯赟等人。李从厚命王思同领兵来讨伐,王思同集结各路兵马围攻凤翔城。凤翔城不是重镇,城低河窄水浅,无法固守。王思同的军队和李从珂的相比占了很大优势,在朝廷重兵的大力攻击下凤翔城东、西关的小城先后失守,李从珂的属下伤亡也很大,再打下去城池难保。李从珂站在城头上焦急万分,恨自己没有早点防备,以致将要落个身首异处的下场。情急之下李从珂三下五除二,将上身的衣服脱掉,露出身上的一个个伤疤,然后站到了城墙上大哭着说:“我自小就跟随先帝出生入死,身经百战,满身创伤,才有了今天的江山社稷。你们大家跟着我,这些事都看在眼里。现在朝廷宠信佞臣,猜忌自家骨肉,我究竟有什么罪要受此惩罚啊。”在生死关头李从珂哭得声泪俱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许多攻城的军士动了恻隐之心转而支持他。先后劝降曾经的部下羽林军指挥使杨思权、都指挥使尹晖等攻城将领,并趁机一举击败李从厚派遣的所有军队,随即拥兵东进,兵锋直指都城洛阳。一路上各郡县无不望风而降,朝廷派来征讨的军马,也先后投到李从珂麾下。旬月之间李从珂兵至陕州,进逼洛阳,李从厚无兵无将而仓促出逃。4月3日李从珂率军进入洛阳城,宰相冯道率领文武百官劝进,李从珂假意不从。第2天太后下诏废李从厚为鄂王,命李从珂为监国。6日又立李从珂为帝,他这才登基做了皇帝,改元清泰,是为后唐末帝。

(四)年李从珂从凤翔出发时答应每个士兵在进入洛阳后可以得缗钱作为奖赏,但到了洛阳后向三司使王玫询问并清点府库情况,金钱和布帛加起来远远不够奖赏。,李从珂很生气。王玫建议搜刮京城百姓的财产作为替代,执政官员建议以房产为标准来筹措,不论士大夫还是平民,不论是自己居住还是租赁的,都先借五个月的租金,李从珂同意了。过了十几天百姓的财产被执行的官员千方百计地搜刮也只得到十几万,李从珂发怒,王玫等人都被抓进军巡使的监狱。然后李从珂不分日夜地催促人们上缴租金,监狱都被抓来的人填满了,甚至逼得有人上吊、投井自杀的。到了这个时候李从珂把所有库藏的旧东西以及各道贡献的物品,甚至于太后、太妃所用的器皿、服饰、簪环等全部搜刮了出来,也才又凑出20万缗,仍不够奖赏。后来枢密直学士李专美建议减少士兵的奖赏获得同意,士兵们贪得无厌,仍然不满意。编造歌谣说:“除去菩萨,扶立生铁。”说的就是闵帝李从厚仁慈软弱如菩萨,李从珂严厉坚强如生铁,所以大家心里都有一点后悔。

(五)李从珂靠变兵拥立即位后面临非常严重的局势,当时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拥兵自重、虎视眈眈,伺机想推翻他的统治。朝廷内部则人心涣散、互相猜忌,各种矛盾和弊端也积重难返。李从珂面对时局深感忧虑,很想有所作为,但又觉得没有人能替他分忧,他抱怨宰相卢文纪等从没有提出一点对朝廷军国大事有益的建议。卢文纪等人因此上疏辩解说:“我们每隔五天进宫问候陛下起居平安,跟文武两班官员列队觐见,时间短暂,虽有例行的对话但满眼都是侍卫,即使有一点浅见慑于陛下的威势也不敢当众提出。请陛下恢复前代皇帝延英殿奏事制度,只允许宰相和负责机要的臣属在旁侍候,只有这样才能畅所欲言。”李从珂闻奏很不以为然,觉得卢文纪说得太过分了,就下诏说:“旧制五天进宫一次,文武百官退出后宰相可以独留,如果是一般的事务不妨当众奏报。如果事属机密当天不合适时,那就不管哪一天都可以先到宫门呈报,我当然会把左右侍从全部遣开在便殿接待,何必一定要沿用过去的延英殿奏事的名义。”李从珂的话是对的,卢文纪等人没有真知灼见,也没有什么责任心,的确没有提出什么有价值的建议,倒是一些下级官员的奏信颇有见识。太常丞史在德性情疏狂直率,上书对朝廷及地方文武官员一一抨击,对各种不合理的制度都提出了不同的建议。他在奏疏中说:“朝廷用人差不多都是滥竽充数。号称‘将领’的人没有军事常识,虽然身穿军装、手拿武器,可是这些人一旦到了战时却丢盔卸甲,失败时则背弃部属先行逃走。号称‘文官’的人更是很少有真正本领、反而品德恶劣,当询问他意见时他们一无所知,目瞪口呆,说不出话,就是写篇文章也不得不请人代笔,这正是所谓虚设官职浪费国家财力。现在陛下维新中兴,欲图大事,正是改革弊政的时机。我建议所有的军官凡是身穿铠甲的请下令本军大将,逐个考较检查他们的武艺,考问他们的兵法谋略。居低位而有将才的就擢升他为高级将领,居高位而没有将才的就贬作低级军官。至于文职官吏则由皇上亲自出题,命中书令或宰相对他们当面考试,居下位而有大才就擢升他任高官,居上位而没有大才的就贬作低级官员。”史在德的这封奏章对于当时的情况来说可谓是切中肯綮,但也惹恼宰相和在位的官员。卢文纪及补阙刘涛、杨昭俭等都怒不可遏,一致要求对史在德严厉惩罚。李从珂对翰林学士马胤孙说:“我刚刚登极治理国家,言论应该开放,如果官员中因为提出意见被定罪以后还有谁再敢说话。你替我起草一份诏书,使大家了解我的意思。”于是就下诏说:“过去魏徵请求太宗奖赏皇甫德参,现在刘涛等人却要我处罚史在德。这两件事没有什么不同,建议却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史在德只是想为国尽忠,怎么可以责罚他。”这样一来李从珂的威望就逐渐地建立起来,朝政也就逐渐地被整顿好。

(六)李从珂打仗勇猛,但治国无能。即位后任用卢文纪等庸才为相,致使国事日益败坏。这一时期李从珂与河东节度使石敬瑭的矛盾也日益尖锐,李从珂与石敬瑭两人原本都是李嗣源手下骁将,皆以勇武著称,彼此存有竞争之心,李从珂即位后对坐镇晋阳的石敬瑭愈发猜忌。年李从珂派遣武宁节度使张敬达领兵驻屯在代州,牵制并监视石敬瑭。年李从珂又调石敬瑭为天平节度使,企图以此消弱石敬瑭兵权。石敬瑭素有谋反之意,当然拒绝调任。于是石敬瑭叛变,同时他还上表指责李从珂即位非法,应立即将皇位让给许王(李嗣源第四子)。李从珂大怒撕毁奏表,削其官爵,同时派遣张敬达率兵数万进攻晋阳,并命各镇联合讨伐。石敬瑭遣使向契丹求救,表示愿意割地称臣。9月契丹主亲自率军5万增援石敬瑭,但因联军各怀鬼胎致大败于团柏谷,死伤万余人。石敬瑭与契丹军得以顺利南下进逼京师洛阳,此时后唐兵力还很强,但李从珂志气消沉,昼夜饮酒悲歌,不敢领兵出战,坐等灭亡,各镇将领见状纷纷投降石敬瑭。年11月26日李从珂见大势已去,带着传国玉玺与曹太后、刘皇后以及儿子李重美等人登上玄武楼自焚而死,后唐遂亡。李从珂死后无谥号及庙号,史家称之为末帝或废帝,传国玉玺亦在此时遗失不知所踪。年2月石敬瑭命人收敛李从珂遗骨,葬于徽陵以南。

#中国古代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53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