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敢为人先从脱贫到振兴的魏县实践系

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 http://m.360xh.com/202005/22/57657.html

全国《脱贫攻坚计》“第一计”、全国第一份防贫保险、河北第一个平原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河北魏县创下多个第一。年2月25日,中共魏县县委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昔日贫困县转身成为“优等生”。

这个河北省第一人口大县脱贫摘帽后,审时度势,守正创新,进一步推出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为主导的“”发展战略,“魏文化、水文章、强项目、美城乡”的新画卷正渐次铺开。

贫困大县的全国第一是怎么干出来的,“优等生”能不能在乡村振兴的考试中再拿高分?

近日,人民网河北频道来到魏县,进移民新社区、访扶贫产业园,听百姓讲变化,探寻这份脱贫攻坚优秀答卷背后的密码,感受他们探新路开新局的奋进力量。

魏县优化农业产业种植结构,发展密植梨、桃、无花果等产业园,巩固脱贫成效。王洪超摄

今年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魏县县委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县委书记樊中青代表全县参加大会接受该奖项;魏县扶贫办主任陈瑞学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年,魏县成功创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省级洁净城市;

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

不久后,又入选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

……

荣誉不断、喜报频传。一个昔日将摆脱贫困当成第一要务的平原县,成功逆袭,靠的是啥?“靠的是务实的作风、扎实的举措和一心为民的责任与担当。”魏县县委书记樊中青这样回答。

政策兜底不落一人保脱贫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走进魏县南双庙镇汤村,村民汤卫星家的新居格外显眼。浅灰色外墙整体粉刷,院落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房间内窗明几净、家具家电布置一新。汤卫星86岁高龄的母亲精神矍铄,说到眼前的新房,她高兴地合不拢嘴,不停夸“好”。

“两不愁三保障”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后,改善农村人居条件、确保住房安全被列为魏县挖掉穷根的第一步。作为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汤卫星成为重点帮扶对象。

年初,汤卫星家破旧的房屋被列入危房改造范围。装配式新房不到三个月建设完工,喜迁新居,汤卫星家没有花一分钱。

“不敢想,真的不敢想。”汤卫星说,多年前家里遭遇变故,花光积蓄,借遍了亲友,看不到希望。他自此酗酒、赌博,妻子对汤卫星彻底失望,借口外出打工,这一走就是五年。

住房条件改善了,扶贫干部根据县里政策为他申请了低保、办理了量资入股、加入村内合作社,还动员他身边的亲人、朋友带他出去干活,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

“变化太大了。”汤卫星说,吃、穿不愁,住房和孩子上学问题得到了解决,家人看病也有保障。变化超出了汤卫星的想象,鼓起勇气的汤卫星联系到妻子,讲述了家中的“喜”事,妻子兰仕荣被打动了,一个几近破碎的家再一次团圆。

现在,汤卫星一家人生活充满了希望,“媳妇回来了”在汤村成为佳话。

汤卫星家的变化是一个缩影,这背后是脱贫攻坚好政策和魏县各级党员干部的不懈努力。自年,魏县开展“万人入户”大走访活动,先后进行两次大规模贫困人口精准识别,走访涉及22个乡镇(街道)、个行政村,兜底排查,确保不落一户贫困人口,全面加强农村住房安全。

“我们在走访中发现,住房有问题的群众大部分通过补助资金能实现维修或新建,但也有部分人即使拿到了补助款也建不起房子。”魏县政府副县长、住建局党组书记乔新光说。

鉴于此,魏县克服财力困难,自年以来,整合财政资金7余万元,为投工投料和自筹资金能力极弱的户特困户的住房进行了兜底改造,新建装配式住房;为选择自建和修缮加固的户贫困户按规定进行补助,彻底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

樊中青表示,为彻底解决漳河河道内2万多人的水患问题,魏县在河北省平原地区率先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了6个安置社区,实施安置社区和产业园区两区同建,使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创业,实现了安置区配套产业全覆盖、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户产业就业全覆盖、无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户兜底保障全覆盖。

住房条件的改善只是第一步,为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魏县落实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的同时,防贫保险、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多重保障政策接连“上线”,彻底兜住贫困底线。

在“扶贫微工厂”,员工赶制加工订单产品。王洪超摄

完善就业增加收入稳脱贫

“哒哒哒,哒哒哒......”南双庙镇汤村“扶贫微工厂”,几十台缝纫机不停运转。

建档立卡脱贫户汤巧梅正在自己工位前进行缝纫操作,“工作离家近,能照顾孩子,很方便。”汤巧梅说,婆婆家在汤村,工作的时候把孩子交给婆婆照顾,下班再接走。

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统一补贴。在魏县,“扶贫微工厂”建设被纳入统一管理中。

“创办‘扶贫微工厂’的初衷就是为贫困人口和留守人员提供就业岗位,促进收入增加。”魏县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法青说。

魏县结合乡村实际创新建设“扶贫微工厂”,为贫困人口脱贫增收探索出了一条重要路径。

步入魏县精准扶贫防贫服务中心大厅,15个监测大屏正实时显示着全县扶贫微工厂的运转情况。工作人员李学丰介绍说:“切换屏幕,全县所有‘扶贫微工厂’的工作情况在这里都能实时看到,同时‘微工厂’的火情报警系统与服务中心相连,遇有隐患能被及时监测。”

据介绍,魏县作为劳务输出大县,有30万人常年在外务工,多年打拼,魏县涌现出许多能人,不少人想返乡创业。另一方面,一批农村留守妇女成为有时间、有精力,但缺技能、缺信息的“半劳力”群体。

“我们因势利导,出台政策,围绕‘产业全覆盖,就业全保障’目标,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扶贫微工厂’扶贫模式,支持鼓励在外创业能人回乡创办‘扶贫微工厂’。”赵法青表示,通过大力发展箱包、服装、毛绒玩具等无污染、无排放的家庭手工业,让农村“半劳力”实现在家门口就业,魏县闯出了一条群众增收、村集体增益、企业增效、产业增强“一举四得”的产业化扶贫新路子。

据了解,魏县“扶贫微工厂”就业模式已成为脱贫攻坚的鲜活“教材”。这一创新做法被列入《全国脱贫攻坚计》第1计,荣获全国“稳岗就业”优秀案例。目前,全县共发展“扶贫微工厂”家,吸纳余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群众余人,带动脱贫群众年均增收1.8万元。

接续帮扶划定监测线防返贫

3月12日,魏县沙口集乡刘屯村“扶贫微工厂”,村民牛红霞正在缝纫机上认真工作。“家门口就能上班,很方便。”工作闲暇时,她算了一笔收入账:自己在“扶贫微工厂”上班,老公在外跑运输,家里还养着鸽子,种着庄稼,忙一年,收入八九万不成问题。

而在年底,情况与现在完全不同。当时,44岁的牛红霞被确诊为脑部肿瘤,庆幸的是,经过医生精心治疗,她的病最终被治愈。但欣喜过后,她和家人又要面对新的难题,手术下来花费了十几万元,即使在报销后仍有大笔费用需要负担。“钱都是向亲戚朋友借的,这大笔钱想不出该怎么还!”牛红霞丈夫韩玉安说。

就在全家一筹莫展时,魏县扶贫部门通过防贫机制监测到她们家的变化。防贫数据显示,牛红霞的治病花费超过了防贫监测预警线,她因此被列入重点监测对象。在保险公司、乡村干部、扶贫部门等核查数据后,牛红霞被列入防贫保险救助范围。一个月后,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同乡村干部把元防贫救助金送到了牛红霞家中。

据介绍,魏县在全国首创“防贫保险”。由财政拿出万元作为防贫保险金,按每人每年50元保费标准为全县10%左右的农村人口购买保险,防止贫困边缘户和非高标准脱贫户因病、因学、因灾致贫返贫。

防返贫政策做保障,牛红霞和家人不再有后顾之忧。“守在家门口,能照顾家,我现在每个月能挣多元。”对牛红霞来说,好日子还在后面。

“筑起防贫‘拦水坝’,划出防贫‘监测线’,创新防贫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魏县扶贫办主任陈瑞学表示,魏县聚焦因病、因学、因灾等致贫返贫关键因素,在全国率先建立以“防贫+救助”为主要内容的防贫工作机制。

“防返贫致贫机制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保的不是个人,而是全县80余万农村人口。每月医保、教育、民政等部门都会把符合条件的人员筛选出来,交给保险公司入户核对,然后再交给公安、银行、房管等部门复查。”陈瑞学说。

年以来,魏县持续探索创新,拓宽防贫保险范围,将产业防贫、就业防贫纳入到防贫保险范围内,进一步完善防贫体系。截至目前,全县共监测相关对象1.7万余人,人纳入防贫救助范围,发放防贫救助金.71万元,实现了零返贫、零致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4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