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厂建在家门口就地创业促脱贫

北京扁平疣防治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404/8813087.html

习近平总书记讲:“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魏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积极推进扶贫机制改革,其中立足县情实际,聚焦留守妇女及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大力发展“扶贫微工厂”,让这些半劳力、弱劳力实现在家门口就业,闯出了一条群众增收、村集体增益、企业增效、产业增强“一举四得”的产业化扶贫新路子。目前,全县共发展“扶贫微工厂”家,可带动贫困人口就业人,带贫率达到52.2%,实现增收亿元以上,人均增收1.8万元。主要做法可概括为“”:

一、“一个难题”引发创新实践

魏县是劳务输出大县,一头儿有多达30万的常年在外务工人员,经济能人多,有的想返乡创业,但苦于找不到项目和载体;另一头儿,农村留守妇女、老人等半劳力、弱劳力群体大量涌现,全县半劳力、弱劳力约12.6万人,其中贫困人口约1.8万人,这些人员想就业但苦于找不到门路。为破解这一矛盾,该县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雄安等地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陆续外迁机遇,本着“以创业促就业”的指导思想,千方百计创办“扶贫微工厂”,为农村半劳力、弱劳力搭建起精准脱贫的“大舞台”。强化县、乡政府主导作用,出面牵线搭桥,促进城市企业和贫困村建立合作关系,在贫困村建立“生产车间”或“分工厂”,即“扶贫微工厂”;实施“引凤还巢”工程,引导各乡镇、村通过“内联”、“外引”等形式,支持鼓励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大力发展箱包、服装、毛绒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更好更多地带动贫困群众就地创业就业;组建县级家庭手工业协会,为有意创建“扶贫微工厂”的企业和个人提供项目推荐、政策咨询、技能培训等服务,对“扶贫微工厂”进行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统一补贴。选择基础较好的沙口集乡先行试点,推动乡、村党员干部利用招商引资信息库,与魏县籍在外从事箱包、服装等加工行业的人士积极联系对接,邀其回乡办厂。短短一个多月,该县沙口集乡就新建改建“扶贫微工厂”多平方米,从业人员余人,其中带动贫困人口人,人均年收入达1.8万元,示范带动效应十分明显。

二、“两项补助”激发建设动力

为推动“扶贫微工厂”规范建设与健康发展,魏县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积极进行规范引导,制定了《魏县“扶贫微工厂”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资金来源、土地使用、奖补办法、建设模式等有关事项。

“扶贫微工厂”采取“村建、企用、乡管、县补”的发展模式,奖补资金主要来源于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并实行对村、对企“双补助”。一是对村集体投资新建、改建“扶贫微工厂”的,实行全额补助,分3年补贴到位,建成验收后第一年补贴80%,剩余20%分两个年度进行拨付,所形成资产及资产收益归村集体所有。二是对入驻企业,原则上要求企业优先安排贫困对象,一般不少于10人,并占用工总数的30%以上,每吸纳一个贫困工人每年补助元,连补三年;贫困工人使用的加工设备还可享受最多%补助,并按“带资入股”进行分红。优惠政策一经推出,全县迅速掀起“微工厂”建设热潮,短短四个多月建成余家。

三、“三种模式”适配不同村情

魏县在“扶贫微工厂”建设上,紧紧把握“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租则租”三项原则,因村制宜,灵活创建,探索推行了三种建设模式。

一是“从无到有”新建模式。针对一些没有集体资产、无条件为加工企业提供生产厂房的村,经村申报、乡审核、县审批同意后,可在村集体土地或租用闲置宅基上新建“扶贫微工厂”,并享受“先建后补”扶持政策。如沙口集乡刘屯村,根据发展需要,利用村内废弃坑塘,建成两座二层“扶贫微工厂”,总面积0平方米,引进2家服装加工和1家箱包加工企业,吸纳余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口40余人。

二是“盘活资产”改建模式。鼓励乡镇或村集体利用闲置校舍、厂房等集体资产、资源,按需求进行改建,并统一悬挂“扶贫微工厂”标识,同样享受“先建后补”扶持政策,实现变废为宝。如牙里镇楼东村将废弃多年的学校改造成“扶贫微工厂”,面积达平米,全部租给在雄安新区从事毛绒玩具生产经营的村民赵雪方,不仅村集体每年有了3万元租金收入,也带动贫困劳力30余人就业。

三是“借用现房”租赁模式。对租用民房或其他厂房的加工点,凡是带动贫困人口就业10人以上的,经验收达标后,挂牌转化为“扶贫微工厂”,实行统一管理,享受相关政策。如大马村乡二马村、西八里等村,有的村民长期代理加工箱包业务,但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场地亟需扩建。乡村干部结合该乡外出务工人员多、闲置住宅多的实际,积极与符合条件的房产所有者进行对接,征得同意并经县乡联合验收后,适当改造,挂牌转化“扶贫微工厂”,现已通过转化形成2座“扶贫微工厂”,拥有生产设备60余台,每日出货量达余件,吸纳50多名贫困群众就业。

四、“四方受益”实现互利共赢

通过发展“扶贫微工厂”,建立了“大企业+微工厂+党支部+致富带头人+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形成贫困户、“微企业”、村集体及特色产业发展“四方受益”局面。

一是贫困户实现了无障碍就业、多形式增收。由于“扶贫微工厂”属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活计相对也不重,非常适合留守妇女等“半劳力”群体。同时大都位于村内或村周边,在不影响照顾家庭、种地创收等情况下,又给她们提供了“足不出村”在家门口也能“打工挣钱”的机会和门路。此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还可“带资入股”,每人每年又可获得保底分红,实现“入股得股金、种地收‘地金’、打工挣薪金”新“三金”增收。沙口集乡北辛庄村贫困户籍俊红,现在本村一家“扶贫微工厂”从事灯饰加工,作为一般熟练工,在不影响照顾老人和孩子的前提下,每天可挣80元工资,现在的她干劲十足,对脱贫致富充满了信心。我们曾就“投入产出收益率”算过一笔账:拿平米的微工厂来说,新建或改建成本每平米在元左右,政府投入大约30多万元。而在收益上,微工厂一般带动贫困人口10人以上,每个人的月工资平均按1元计算,一年收入1.8万,10个人就是18万,两年就是36万,政府30万元的投入两年就换来了群众36万元的收入。由此可以看出,就业扶贫的收益率要比其他产业扶贫项目来得更快、更直接。

二是“微企业”实现了低风险生产、多渠道增效。由于“扶贫微工厂”多为在外创业务工人员回乡回村开办,且多是订单式生产,故而其产前投资、产中技术及产后销售等高风险环节几乎全由提供来料的大企业承担;加上他们大都在生产、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所以生产经营几乎“零风险”。同时,由于“扶贫微工厂”由村建设,用工购机享有补贴,加之农村富余廉价劳动力较多等因素,破解了小微企业发展在用地、用工、资金等方面难题,创业成本大大降低,经济效益大幅提升。比如,沙口集乡刘屯村韩海超,长期在河北白沟一家箱包厂打工,在“扶贫微工厂”政策感召下,主动带着技术和订单回村创业,租用村内现有厂房发展箱包制作,个人月收入由原来在外务工时的-0元,变为现在00余元,实现了由“打工仔”到“当老板”的华丽转身。再比如,魏县院堡镇院西村张红林,依托其弟与威海幸星电子有限公司建立起来的稳固关系,开办了洪涛电子厂,固定用工80余人,专门生产LG电器连接线,日生产能力条,他算了一笔账:本地用工80人,带动贫困人口28人,按熟练工计件,月工资每人元,如果相同规模在威海办厂,人均月工资在4元以上,用工成本高一倍还多,仅此一项,每月就节约开支20万元;再加上贫困用工补助每人每年元,28人又可拿到补助1.4万元,刨除租金,还有部分结余,计划扩大再生产。

三是村集体实现了可持续壮大、多方面增益。新建“扶贫微工厂”由村集体负责建设,建成后由县扶贫资金全额补贴,所形成的资产归村集体所有。此外,可收取一定数额的租金,按最低建设面积平方米的标准,村集体每年可收租金万元以上。村集体有了钱,村干部挺直了腰杆不说,也有了为群众搞服务、促增收、帮脱贫的“资本”,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也随之大幅提升。据统计,魏县通过建设“扶贫微工厂”,让30多个村实现了村集体收入“零突破”,收益多的村每年在4万元以上。

四是特色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多路径增强。“扶贫微工厂”的建设与发展,也对全县“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格局构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扶贫微工厂”发展较早的沙口集乡,乡村党员干部带头招商引资,先后引进箱包、灯饰、服装、毛绒玩具、电子元件等加工项目31个,打造家庭手工业专业村7个,初步形成了“大屯、刘屯、集东服装加工,岗上箱包加工,北辛庄灯饰加工,河沟、郑二庄毛绒玩具加工”的发展格局。其他乡村扶贫产业也竞相发展,全县发展构树种植、食用菌种植、设施蔬菜种植、奶牛养殖、生猪养殖等种植业、养殖业、家庭手工业专业村、特色村个,建设扶贫产业园区23个,为促进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五种元素”促进社会和谐

在带动贫困群众增收的同时,魏县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推行“扶贫微工厂+”模式,植入党建、群团等五种元素,深化发展内涵,激发脱贫动力,促进社会和谐。

一是“扶贫微工厂+党建工作”。凸显党组织对发展“扶贫微工厂”的引领作用,具备条件的建立党支部或设置党小组,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并加强对优秀青年的教育培养,增添了党员队伍有生力量。比如,沙口集乡北辛庄村微工厂,就是村支部书记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从外地引过来的,主要从事紧固件加工,用工60多人,吸纳的大多数是老年人就业,其中年龄最长的80多岁,一人一天挣个二三十块钱,足够零花。对于这些老人,之前要靠子女提供赡养费,而现在老人有了收入,再加上养老保险,生活上基本不用依赖子女,从而避免了一些家庭矛盾和问题。

二是“扶贫微工厂+文明创建”。在老板和员工中弘扬践行“重信义、敢担当、创大业、爱家乡”新时期魏县精神,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志愿服务、社会道德实践活动,开展“身边好人”、“最美员工”评选活动,让员工受到正能量的熏陶和教育。有条件的微工厂设立图书室和文体活动室,组织员工做“工间操”,业余时间开展广场舞、说唱、戏曲等文体活动,陶冶了员工思想情操。尤其是一些信教群众到“扶贫微工厂”就业后,占住了心、占住了手,一改过去烧香拜佛、聚会念经的生活状态,几十个人在一起,一边干活、一边有说有笑,“扶贫微工厂”俨然成了他们的精神家园,不仅收入增加了,整个人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三是“扶贫微工厂+群团工作”。团县委、县妇联、县工会、县残联等群团组织,在具备条件的“扶贫微工厂”成立相应组织,分别开展青年志愿者帮扶及青年能手、青年先锋岗、“巾帼创富能手”“孝贤媳妇”评选等活动,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引导员工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带头干事创业,激发了工作热情。仕望集乡崔阁村“扶贫微工厂”,业主是名女同志,也是该工厂的妇委会主任,她的厂子主要从事旅行帽加工,吸纳的大多是身体有缺陷的贫困群众,为这一特殊群体提供了难得的工作岗位。

四是“扶贫微工厂+育才育智”。在规模比较大的微工厂建有扶贫培训中心,负责对本厂及周边微工厂工人进行技能和管理培训,成为育才育智的孵化器。通过培训和实践,一方面一些“半劳力”变为熟练工,一个月能多挣千元以上;有的业主又组织熟练工到城市大企业培训和锻炼,发展为技术工,能拿更高的工资,甚至有的到开发区企业就业,发展为产业工人。另一方面有的具备了一定的管理能力,逐步发展为带班长、工长,思路视野不断开阔,创业欲望不断增强,自己开始领办企业,实现了由就业到创业的转变。

五是“扶贫微工厂+地方文化”。结合魏县实际,加强组织引导,将一些分散的、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家庭手工作坊发展成“扶贫微工厂”。比如,梨木厨具制作、土纺土织、饸饹加工、草编等,生产销售逐渐规模化、产业化。同时,利用互联网将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有的已走出国门,不仅给农民群众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地方传统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播和弘扬。

自发展“扶贫微工厂”以来,农村打麻将、说闲话、搞迷信的少了,婆媳不和、家庭闹矛盾的少了,都是动起双手勤劳致富,不仅营造了和谐的社会氛围,而且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群众称赞说:工厂建在家门口,打工不再往外走;政府铺就脱贫路,生活富裕有奔头。还有的笑说:村里没闲人了,连80岁老头、老太太都上阵了,脱贫攻坚战还有啥打不好、打不赢的呢!

魏县发展“扶贫微工厂”的做法,不仅群众认可,也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在年9月份召开的全国“扶贫车间”现场会上,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被国扶办认定为产业扶贫的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年11月,魏县受邀参加人社部、国扶办在江西赣州召开的全国就业扶贫经验交流现场会,并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国扶办开发指导司司长海波称赞魏县的做法“最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新华社、河北日报、新华网、光明网、长城网等多家媒体、网站对魏县这一做法进行了充分报道。(河北省魏县县委书记卢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2567.html